本版导读
搭好台子 压足担子 育出尖子
彬长大佛寺矿构筑人才高地助推矿井跨越发展
日前,从彬长生产服务中心第二届“彬长杯”技术比武现场传来喜讯,彬长大佛寺矿三个工种(采煤机司机、综采三机检修工、液压支架工)11名参赛选手,通过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两科目的激烈比拼,包揽了三个工种的单项第一名,11名参赛选手7人获奖,为大佛寺矿赢得了荣誉,树立了良好形象。
近年来,彬长大佛寺矿牢固树立“人才筑企、人才兴企、人才强企”的理念,把技能人才培养摆在企业发展建设的重要位置,为员工成长成才搭平台、优环境、扩通道,依靠人才创新驱动发展、激发企业内生动力。2016年,在稳定煤炭产量和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各项生产经营指标再创新高,全矿呈现出一派“和谐稳定、人心思进、干劲倍增、创新担当”的喜人局面。
机制完善 滋养技术工匠”成长“好土壤”
近年来,大佛寺矿创新人才培养、选拔、考评、任用、激励机制,努力营造尊重人才、培养人才、善用人才的良好氛围,大力培养支撑矿井创新、发展、建设的技能人才队伍。针对青年员工居多、技术工人短缺的现状,该矿积极探索技术员工的培养途径,建立技术人才队伍培养建设目标责任制,全面加快青年员工尤其是80、90后员工的教育培养。开展富有成效的岗位大练兵、技术大比武及技术创新与合理化建议等活动,不断提高员工的岗位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加大技能鉴定力度,形成高、中、初技能员工的梯次发展局面,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技术精湛的员工队伍。该矿坚持“师带徒、老带青、传帮带”,“干部上台讲,培训到现场”等培训学习机制,坚持每周一次的政治理论和安全业务技能培训学习制度。要求分管领导和包保部门深入区队为员工进行专业培训和技术指导,逐步提高员工“把学习当做一种习惯、一种追求、一种态度”的精神境界,从而实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把员工培养成为学习型员工。通过学习——实践——提高——再学习——再实践——再提高的渐进方式,不断提升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方法灵活 搭建员工素质提升平台
2016年初,大佛寺矿明确提出了“坚定信心、灾害治理、成本管控、团队建设”“四位一体”的治企理念,进一步明确了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在矿井生产建设、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该矿积极全面加强员工业务理论学习,促进员工业务理论素质提升,以理论提升促进技术进步。采取以师带徒、脱产轮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现场教学和案例分析等手段,促进员工学绝活、练绝技、亮绝招、修品行、提素质。该矿分专业常态化开展采煤机司机、三机工、液压支架工、电钳工、胶轮车检修及驾驶、硫化皮带、瓦检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尤其是该矿综采一队、瓦斯抽采队、运输队、机电队把磁力启动器、瓦斯抽放封连孔管路、胶轮车手制动器等教学实物搬进学习室,对员工进行实操培训,效果良好,在员工中引起强烈反响。与此同时,该矿扎实开展岗位描述工作,干部员工认真梳理撰写个人岗位描述材料并认真识记,达到理论与技术同步提升的目的。
英才辈出 激发矿井发展新活力
通过几年来的加压培训,矿井各专业、各领域都涌现出更多的行家里手、技术大拿和拔尖人才,尤其以80后、90后年轻矿工表现最为突出,逐步成长为大佛寺矿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中的中坚力量。2015年,在彬长集团首届彬长杯技术比武大赛中,该矿员工包揽两个单项第一。2015年,综采一队采煤机司机白玉龙在陕西省神南杯技术比武中获得二等奖,被咸阳市评为十佳青年岗位能手。日前,在第二届“彬长杯”职工技术比武大赛中,该矿员工包揽采煤机司机、综采三机检修工、液压支架工三个工种的单项第一名,3人荣获“技术标兵”、2人荣获“技术能手”、2人荣获“优秀技工”。
2016年,在扎实开展岗位描述的基础上,该矿深入推行岗位标准作业流程管理,对全矿采掘机运通五大部分,125个工种岗位技术操作流程进行梳理总结、完善固化,全面提高岗位操作标准,规范员工行为。二季度以来全矿安全生产态势平稳,员工安全意识明显提升,“三违”隐患大幅下降。今年前半年,较大幅度实现采煤、掘进时间任务“双过半”,矿井创出了单面月产51万吨、单月综合机械化掘进532米和岩巷掘进323米的好成绩,再次刷新了彬长矿区采煤掘进的历史记录。各单位呈现出了技术骨干牵头,通过技术攻关、工艺创新,创新创效的喜人局面,118采面设备自主维修、掩护式支架代替木垛的回撤工艺创新、钻场一次成型、刮板输送机槽子补焊、钻机自主维修等创新创效典型案例创造经济效益800余万元。
该矿通过一系列针对性人才培养措施,在人才培养的渠道上下足了功夫,让人才在企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生力军作用,成为打造企业安全、效益、创新、活力的新引擎。 (田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