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6年12月05日

陕西工人报憩心亭 记忆中的大河洲 夜西安 母亲进城 都市纪实 书法 童年御寒记趣 爸爸去哪儿了 山里来了学娃子 雪水烹茶天上味

当前版:第A4版:憩心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憩心亭
04

母亲进城

□刘治军

其实,母亲并不想进城。进城是出于无奈,用母亲的话说:如果不是为了她的宝贝孙子,她是绝不会进城的。自从儿子出生以后,母亲便辗转在乡村与城市之间。母亲像学生一样,周末回乡下,平常帮我们带孩子。

母亲不想进城的理由很多,我能看得出她待在城里的不自在和对乡下生活的想念,在乡村住惯了的母亲,对城里的生活毫无兴趣。

母亲不喜欢城里的房子,她说城里的房子太高,把眼睛望的再远也都是砖头、瓦砾,不像乡下,出门便是绿树环绕,百花妖娆。城里的房子没有宽敞的院子,即使有也是车来车往,喧嚣不停而且危险性大。

进城的母亲,总是想念着她乡下的菜园子。乡下,出了门便是母亲扎起的篱笆园子,园子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蔬菜瓜果,春天,园子里的花香一路弥漫开来,远远地便能闻到香扑扑的味道。母亲总是勤快的在园子里忙碌,一会儿浇水,一会儿施肥,夏天我们便早早地尝到了母亲的新鲜蔬菜瓜果。

母亲进城后,在城里没有熟悉的人,白天母亲和孩子待在家里。闲下来的时候,母亲总想着乡下的左邻右舍,叨叨着张家的羊又卖了多少钱,李家又买回了多少只鸡。她说,城里人从来都不走亲串门,把人能闷出病来。

母亲不喜欢城里的生活,城里的人总是单一的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母亲喜欢忙碌的生活,只要闲下来就觉得浑身的不适。久居乡下的母亲,总是闲不住,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甚至把楼梯的过道也都打扫得干干净净。

母亲不喜欢城里的卫生间,更不适应在家里方便。母亲常说如果在乡下,这些粪便又可以养育多少瓜苗,节约多少买肥料的钱。因为不识字,母亲更不愿意出去逛街,她说:城里的大街小巷都一样,走着走着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所以更多的时候母亲只是待在家里。

每逢周末母亲从乡下回来,便大包小包的装满面包车的后备箱,她把乡下的野菜和自己耕种的蔬菜、瓜果都运进了城里。她说城里的东西太贵,一斤白菜多少钱,一斤土豆多少钱,她都记得清清楚楚。所以自从母亲进城,家里便很少买菜,每次她留下我们食用所需,其余全部分给了楼上和楼下的邻居们,自此母亲在城里也有了说话的人,我们也时不时的能吃到左邻右舍送来的热饭。

母亲进城的时间不长,但她却认识了不少人,除了左邻右舍的人,还有蔬菜市场搞批发的商户们,她经常和老板谈斤论价,有时候她会让人家代卖从乡下带来的土特产。

母亲不喜欢坐城里的车,她说城里的车费太贵,那么短的路就要几块钱,在乡下几块钱能买好几双袜子呢。从我家到车站两公里的路程,每次母亲回乡下从不打车,每次都是走着去车站,再坐长途客车。

母亲进城后最不放心和最牵挂的就是父亲。母亲进城后,父亲一个人打点着乡下的家,十多亩的庄稼地,满圈牲畜都撂给了父亲,其实这些都是小事,最主要的是父亲不会做饭。所以每逢吃饭母亲便叨叨着说不知道父亲吃了没有,心里总挂着远在乡下的父亲。

母亲一生为人和善,不管在乡下还是在城里,都有好多人愿意和母亲交往,因为母亲不管走在哪儿,都用一颗坦诚的心与人交往,所以母亲深受周围人喜欢。

母亲说孙子就像一根长长的绳子牢牢地拴住了她。为了我们,母亲每周都辗转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因为在城市与乡村两端有着她永远割不断的血脉亲情。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