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楼
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的西安钟楼,是市中心区的主要游览场所,它吸引着无数中外旅游者。
钟楼距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它原来的位置在今天西大街广济街东侧的迎祥观内,是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修建的。一五八二年,巡抚龚懋贤把它迁移到现在四大街交会点的位置,同时又重新修建了四城门楼,以钟楼为中心,把四条大街幅射出去,构成了当今西安市内街道布局的基本轮廓。
钟楼高达三十六米,相当于十二、三层的楼高。它下边的砖座为正方形,边长三十五点五米,高八点六米。楼的整体为木质结构,重檐窝拱,攒顶转角,工艺精巧,形式优美。从楼外远望是三层,楼内实则二层,各五间;周围有围廊,共七间,内有楼梯盘旋而上。楼上悬挂的一口大钟向全城报时,有“晨钟暮鼓”之说。登临眺望环顾全城,远近景色尽收眼底。那位巡抚龚懋贤在《钟楼歌》中描绘这座宏伟的建筑时说:
挹终南兮云为低
凭清渭兮衔朝曦 (豫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