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短者戒
宝鸡市科委刘鉴
人非圣贤,孰能无“短”,奇的是有人总把自己的短处视作阿Q头上的疮疤,不许别人道个“不”字。
其实,“短”如病毒,不揭而治,必然会延误终身。《韩非子》中所栽蔡桓公讳疾忌医、亡于非命之故事,是足以发人深省的。
大凡讳疾的人,一是对“病”无所认识。对这种人要据实数其病状,陈其危害,促其立即就医。二是虽感有病,但讳人言,且忌医。原因是怕丢人、丢官,抑或有侥幸心理,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古人云:“君子之过,如日月之蚀,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这段话说明群众的目光是雪亮的,任何侥幸心理是可笑的;群众是通情达理的,任何顾虑都是不必要的。语虽言君子,用于常人亦无不可。
还有一种人,闻言疾则怒,动辄打击报复医者。这种人自然不属于护短之列,应另当别论。
鲁迅先生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 ”在这次整党中,让我们以蔡桓公为戒,切莫护短;以鲁迅先生为榜样,互相解剖,自我解剖,清理自己身上的病毒,以强健的身体投入四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