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4年01月24日
第4版
04

雨夜情(散文)

南郑 韩起

“你还认得我吗?”

“啊哟,真巧!我正写材料,刚写完王德芳,才写到你,你就来了。”

他叫王震学。十多年没见了,今日邂逅,他显得胖多了,也显得苍老了。我记得,这是一个一团火似的人物。

“就缺你的作品了。我能收集的,都收集了。就是杂志上的找不到。”他翻开他的剪报,“凡是咱们科工委领导下的单位,不管谁发表的作品我都收集。你看,你看……”

这是一个单间的小办公室,四周挂满了书法作品。颇有几幅气韵不凡的东西。四面的墙边,堆满了镜框之类的杂物。

“快把你的东西拿来。我这几天正着急哩。白天乱烘烘,晚上能出活儿,正面锁门儿又早,天天得叫门。我说屈部长,你给我弄个床,我就住这个屋儿算了。省得老叫门。”

王震学是工厂的工会干事,这次请来筹备神剑文学艺术学会。他收集文学、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要办一个大型展览。这是一件十分辛苦,又须十分细致的工作。几个月来,他便一直扑在这个工作上。

他仍然那样健谈,仍然那样热情。他还是那样关注着文艺界的动态。收集反映,推荐作品,辅导阅读。他知道怎样利用文学艺术,进行职工的思想教育活动,知道怎样才能抓好工人的业余文艺创作。

夜幕降临了,我要归去。王震学执意要送。出楼口的时候,他特意给值班的同志叮嘱不要锁门,他今晚还要加班。天上飘着小雨,我们共一个伞下,在林荫道上踟躅。时不时,秋风摘两三片枯叶,掷在路灯下,飘,旋。菲菲的雨,偶尔扑在脸上,润凉润凉的。他讲他的追求,他的苦恼,他的工作。我隐隐觉得,他心中那一团火,比十多年前更炽热了。

蹒蹒姗姗,蹀蹀躞躞,终于到了路口。我们的话才正到热烈处,突然,五路公共汽车到了。他催促我上车。我犹豫了一下,收起伞,握手道别,转身向车奔去。在车上,我招呼他归去。他立在秋风秋雨中,却举起一支手。车开动了,我看他仍立在那里,高高地举着手,直到身影匿进夜色。我微微激动地想,他不是作家,不是艺术家,但几十年来,他在职工中倡导着读书活动,举办着各种各样的展览。如果认真评定一下他的工作的话,也应算是工人中的一位文艺活动家了。而我们的职工队伍中,多么需要一大批这样的活动家啊!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