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话踏青
踏青,就是人们常说的春游。每到清明节前后,我国人民常喜结队成伴,男女同行,兴高采烈地到郊外游玩、旅行,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踏青”。
古代,人们就喜爱踏青。据资料记载踏青始于唐而盛于宋。宋时曾有规定;“太学”在清明节时放假三天,“武学”(专门练武的学校)放假一天,让文人、武士到郊外去游玩。宋代诗人吴惟信所作《苏堤清明即事》一诗中,就生动地描绘了当时杭州市民几乎倾城而出春游的盛况。诗中这样写道:“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茑。”
踏青活动老少皆宜。它不仅可以活动身体,促进新陈代谢,而且让人们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尽情地欣赏祖国的壮丽山河景色,陶冶生活情趣,焕发爱国热忱,为四化建设献身。1954年政务院就把它列为国家提倡的一种群众性的体育活动。踏青远出时,应该注意安全,结伴而行,千万不要粗心和冒险,以免发生意外事故。(小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