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4年10月26日
第4版
04

雍和宫中的弥勒佛像

柳江河

雍和宫是北京最大的喇嘛庙,也是全国著名的喇嘛庙之一。它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原为雍正即位前的府邸。雍正三年(1725年),改为行宫名“雍和宫”。乾隆九年(1744年)改建为喇嘛庙。

雍和宫内有众多的佛像,造型逼真,栩栩如生。其中被宫中誉为“三绝”之一的一尊十八米高的迈达拉佛像(汉语为弥勒佛),就立在宫内最后一个大厅万福阁内。不少游人为他那逼真的造型,精巧的工艺,高大的身躯而赞叹不已。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来历。

相传乾隆年间,西藏发生了叛乱,乾隆皇帝派兵入藏很快就将叛乱平息,七世达赖为了感谢清帝,派人从印度运回一根长三十多米,直径为十米的白色檀木,并派人从水路运到了北京,献给了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见到这根稀世檀木甚为高兴,让能工巧匠用了六年的时间,花费了八万两白银,把这根巨大的檀香木雕刻成一尊高十八米,基深八米的弥勒佛像。

像雕刻好了,放在什么地方,又有争论。因雍和宫的后墙有护城河,而乾隆皇帝又最讲风水,于是他就让人把这尊佛像放在最后,其意是怕邪气从后门入宫,这样做可驱邪避难。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