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品与人品
西安仪表厂关杰
“古之论书者,兼论其生平。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是说古人论书法,书品和人品并重。倘亮节健笔,自为上乘;若人品不高,即使字好,也是不足为贵的。
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字清臣,西安人。他的五代祖便是北齐著名学者颜之推,而曾祖是初唐的学者颜师古。真卿受教于世代精通文书之家,他性格刚毅,不随波逐流,人格嵌鉴磊落。天宝末年,他初入官,由于秉公执法,刚直不阿,便得罪了宰相杨国忠,被贬为平原太守。安禄山拥兵叛乱之时,他身先士卒,起兵讨伐,推为安盟主。后入京,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世称颜太师。德宗时(他已七十多岁),怒斥叛将李希烈而慷慨捐躯。他的书法广泛流传,人们看了,似觉英风凛冽,虽死犹生。他的笔法也宛若其人,丰腴厚重,端庄严整,力透纸背,独具风格,深为后人所推崇。相反,明朝也有一个有名的写家,名叫张瑞图。从流传下来的真迹看,此人书法功底颇好,能独辟蹊径,写出自己的风格。他的书法飞动变化,字似蛇惊凤舞,不也是挺好嘛?但他曾拜当时窃权祸国的太监头子魏忠贤为干爹,并利用这种秽恶的关系,爬到了宰相一级(建极殿大学士)的高位,大干坏事,还替魏忠贤生祠写了许多碑文。后人从飞舞的笔画,好似见到他在太监“义父”面前的丑态,除惋惜之外,褒奖无多,大都对这个政治投机商、趋炎附势的无耻之徒唾弃而已!
由此可见,做学问不易,而做人更难。才学虽好,若品行卑劣,终究还是个“吃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