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5年05月17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名的 贬值 演员难当 图片新闻 话说走江湖 勿为“名”所累 拟古文两则 道是无情却有情 朝阳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名的 贬值

秦耕

人大抵都有求名责实之心,这是很可宝贵的。比如买“凤凰”自行车、“日立”彩电,总要挑选一番,看是否货真价实。不过有时也怪,对于名声大噪者(不管人或物),常常是只问其名,不责其实。这大约是“名”的反作用吧。倘若患了“崇名症”,那就会闹到十分荒唐的地步。据说在西藏,活佛喇嘛走过的路上,常有人去为他们立碑,甚至认为吃了他们的大便就能得道成仙,长生不老。这当然纯属愚昧了。但在科学技术十分发达的西方,拿破仑戴过的一顶破帽子为何又能价值连城?

饶舌半天,其实自己也是个“崇名症”患者。三月初,听说著名相声演员马季、姜昆来西安演出,便慕名前往观看。虽然坐在用望远镜也难以看清演员模样的位置,但总算亲眼见到了久慕的名人。遗憾的是,姜昆没有出场,据说他同时在别处演出,无法分身。再说有什么扫兴,那就是所看节目,几乎全是老套子。掏钱买剩饭吃,心里怎能好受!

既然并无多少新鲜货色,何以票价要卖一块三?或曰:别忘了你是在西安最大最高级的体育馆看节目!这也难以服人。有一年出差路过北京,参现人民大会堂时,才掏了两毛钱——那可是过去凡人难以进去地方啊!难道体育馆胜过了人民大会堂!或曰:你总算见了名人了,那点钱算个啥!是的,人们富了,那点钱是不足挂齿的。可是我不明白,见见名人都得掏腰包么?要是如此,那毛泽东同志当年早就成为百万富翁了。

有位名人说:“名望一钱不值。”我觉得这话有失偏颇。以愚之见,名望是无价之宝。既然无价,也就不好作价。倘若作价,反而使之掉价。艺术是艺人名声的根基,把名声当作商品出卖,那是艺术的不幸。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