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为“名”所累
冯日乾
艺术上有了造诣,学业上有了建树,对社会有了贡献,都会成为名人。出名是好事,但也会带来麻烦,答不完的提问照不完的相,没有更多可讲的也得讲。最可怕的是被“名”所累,昏了头脑。有的为了保名,满足往日成绩,不图革新,只卖牌子,反来复去就是那点早已不绝了的“绝招”;也有的在言过其实的溢美中飘飘然起来。比如,电视台停播了万人争看的节目,“逼”着大家去看我们请来的明星的现场表演,而有的明星却依赖名声,临时拼凑,现编现说,卖弄“学”、“逗”的技巧;有的表演随随便便,大而化之,沾了某些“油”气;有的说话信口开河,旁若无人,给风趣掺上三分肉麻。然而,观众并不是看热闹的傻子。他们知道,也看到;虽是“明星”,也不能“咳唾成珠玉,挥袂出风云”;你以“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曼声清唱表现“大江东去”的豪放,他们也决不会因为发自名人之喉就奉为什么“新唱法”的。一元多的票券并没有拴住所有人的心,有的议论,有的退场,够多么尴尬!
令人倾倒的效果是艺术美的女儿,并不是“名”的奴婢。“名”,只能反映昨天的成就,而不能保证今天的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倒是一种压力。明乎此,心怀着群众,执著于艺术,变“压力”为动力,“名”就不会成为包袱或惰性。喜剧大师莫里哀在告别人世前几个钟头的病痛中,作了最后一次成功的演出;江南活武松盖叫天在断骨穿靴痛彻心脾的情况下,仍保持英雄姿态,“不让武松在台上倒下去”:誉满全球的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年近花甲,还反复修改他的拿手戏《断桥》……这些不都是尽人皆知的例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