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5年08月09日
第3版
03

从莫扎特的死想到的

陈福强

著名奥地利音乐家阿玛迪斯?莫扎特年轻时就才华横溢。他酷爱音乐,喜欢创新。宫廷作曲家萨利埃里是莫扎特的长者,早已功成名就,他发现莫扎特的艺术天才后,就在皇帝面前赞扬、推荐莫扎特。可是当莫扎特名声大振、风靡维也纳被人称为“乐圣”时,萨利埃里嫉妒了,特别是看到莫扎特一气呵成,几乎不改一个音符的创作手稿,更是深感不如。强烈的虚荣心使他亲手要毁灭这个音乐天才。他先利用自己的地位在事业上给莫扎特制造种种困难,使莫扎特精心写成的、富有创造性的歌剧得不到捧场;在莫扎特穷困潦倒、患病身危时,竟不让治疗,还逼着莫扎特口述乐曲。三十五岁的莫扎特就这样被夺去了生命。

由此联想到我们一些领导的用人。现在,选拔贤能、扶持新秀,把年轻有为的同志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是四化建设的需要,也是大势所趋,许多老领导顾大体,识大局,乐于这样做。但如何具体对待提拔的年轻干部,态度却有所不同。据报载某地一位老厂长也“礼贤下士”,“三顾茅庐”请来一位青年能人当副厂长。这位年轻干部大胆改革,使工厂扭亏为盈,一年获利十六万元。这时老厂长发现这位年青人的声望竟超过了自己,于是他颤抖了,也充当了萨利埃里的角色,以各种方式在工作和生活上给对方制造障碍;还利用自己“老革命”这块金牌,把那位年青干部掀下马来(嫉贤妒才者使用的方法竟也如此相似!)。值得一提的是:萨利埃里害死莫扎特后,痛苦和内疚就一直伴随着他。特别是看到莫扎特的作品广为流传,而自己的曲子却无人问津,他感到活着还不如死去,多次自杀未遂,最后住进了疯人院。

莫扎特终究还是成了享誉世界的艺术大师,如果萨利埃里不是心胸狭隘的话,就会以贤明的师辈而留芳百世。可他终因嫉贤妒能而落得千古骂名,愿当今的叶公好龙者能从这个历史悲剧中得到启迪。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