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6年06月03日
第3版
03

对中年父母进几句忠言

萧峰

 人到中年,四十多岁,把相当的功夫下到子女身上,特别是那些正上高中、面临升学问题的子女,这是很自然的。但却常常因此与孩子闹矛盾,弄得一家人不痛快。

究竟怎样管教子女,才能起到作用呢?

我想,首先应该和孩子平等相处,把他当作一个成年人,一个朋友看待,特别是对那些上了高中的孩子。因为这些孩子知识已较广泛,也有了一定的阅、历,形成了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看法,而且也是懂道理的。

这时的父母,若你以家庭经济来源者自居,当起实实在在的家“长”,对孩子说:“你吃我的饭,就得听我的话!”这样的父母是很愚蠢的,他不明白这就把他与孩子之间的“墙”筑起来了。有的孩子就会当即和你吵起来;有的便在心里埋下了“走出家庭”的种子,他们迫切希望自己能够挣钱养活自己。于是,他们当面服从于你,而在背后干着自己的事,不再告诉你什么,不再和你商量什么。

如果父母想要了解自己的孩子,一个方法是问他喜欢看哪些书,喜欢电影、电视中的哪个人物,这样你便对他有了一些了解。千万不要自作聪明地随便看他的日记或朋友、同学的来信。

八十年代的学生,不象五十年代那样学习好就行了,他们要培养多方面的才能。对这些,父母应理解,应适应八十年代的要求。曲啸同志说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代沟”,是因为父母纵观社会,孩子横观世界。这话很有道理。许多父母头脑中还是五十年代的意识,对现在的青年人当然什么也看不惯了。

 还有,就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特别有一种“反抗”情绪。这是因为他们刚走入一个大点的世界,认为自己很强,不需要父母的约束。再大一点,对社会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他们便知道了自己的力量是多么弱小、多么需要父母的爱抚了。

青年人都是有抱负、想大干一番事业的人,特别是男孩子。他们有意磨炼自己的意,志,要表现自己的力量让自己成为一个不同于常人的男子汉。而父母,则根据自己的经验、阅历觉得这是冒险,是不懂事。尤其是母亲,常常因琐碎的小事而大发脾气或唠叨不止,这对于男孩子来说是顶头疼甚至讨厌的事。

孩子的父母们,你们既然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平庸,那么,请不要阻拦,让他们到世界上去闯一闯吧!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