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何辜?罹此磨难!
朱存居
编者按:人心都是肉长的。恋子之情,不仅是阶级之情,而且是人类的普遍感情。即使那些以天下为己任的仁人志士,整日为国家大事、人民大业奔忙操劳的人,如鲁迅,尚懂得“无情未必真豪杰,恋子如何不丈夫!”况乎我们一般人哉?子女是父母的骨肉,人说“十指连心”,然而竟有这样一些自伤手指而不觉疼痛的人!当然,法律的判决是公正的。然而,法律不可能深入到家庭生活的细节中去。就是说,它不可能代替舆论,代替说服、教育,根本的,还是要解决这样一些父母的思想问题。为此,我们发表了这份来稿,希望广大读者能就此发表评论。或者是以书信的形式,最好是现身说法,对这对父母进行规劝、教育。本报将负责转达,并摘要发表。
山城宝鸡有这么一对年轻夫妇,丈夫喜好下棋玩牌,工余都用于这些“业余爱好”。家庭对他来说就好比旅社、饭馆,一日三餐外,每晚不到十一、二点不回家。妻子爱好打扮,善于交际,整天想的是高跟鞋、牛仔裤、口红、交际舞,也是不到半夜不着家。而回到妻家中,填饱肚子后,不是倒头便睡,就是描眉画口,梳妆打扮。家庭对她来说只是化妆室、歇马店。刚结婚还凑合,夫妻彼此一般,谁不嫌谁,倒也和睦。可是,自有孩子后,因俩人经常回家很晚,孩子便常挨饿受冻。夫妻互相埋怨、指责对方,都嫌孩子是累赘。矛盾越来越大,以致两人相见如仇人,不得不分灶另过。这可苦了孩子,今日被推到父亲那里,明日被推到母亲那里,象个皮球被踢来踢去。后来搞成一个“君子协定”,一人一周。该母亲带了,她把孩子用绳子一拴,锁在屋中,照样打扮跳舞,尽情享乐,哪管孩子饥渴。孩子到父亲那边,更是吃尽苦头。父亲仍旧天天过“棋瘾”,无暇照顾。饿得孩子到处向邻居讨着吃。一次,孩子寻食中,从高塄上掉下,摔成脑震荡,住进医院。这不但未使他们醒悟,反倒加剧了矛盾,一同起诉,要求离婚。法庭上,两人为娃互相推脱,不愿抚育。小孩望着两副冷若冰霜的面孔,泪如泉涌。法庭严肃批评了这对践踏社会道德的不合格父母。判决了孩子抚育事宜,并向双方单位发出了司法建议,依法保护孩子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