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我省职工人数已达349万
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本报讯 解放30多年来,我省职工队伍的思想、文化技术素质不断提高,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为振兴陕西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省的工人阶级队伍,随着生产建设的发展,迅速发展壮大。据统计,总人数已从1949年的13万4千人增加到去年的349万。工人分布从过去集中在西安、宝鸡等少数几个地区,扩展到全省各地。作为工人阶级重要组成部分的知识分子队伍,也有了很大发展,全省已有各类专业技术干部32.7万人,女职工队伍现已发展到115万人,占职工总数的33%。
三十多年来,我省工人阶级创造出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现在在三秦大地上,已形成了以机械、纺织为主体的部门齐全的工业体系,许多产品进入了全国先进行列。西安西郊的“电工城”,是我国最大的电力机械企业之一,也是我国目前制造50万伏高压输变电设备的唯一企业。西安飞机制造公司和陕西飞机制造公司的职工,几年来研制和批量生产的运七、运八型飞机,填补了我国航空工业的空白,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民航机的历史。陕西彩色显象管总厂的职工们,每年生产上百万只彩色显象管,生产手段和产品质量都达到了世界选进水平。西安、咸阳,宝鸡的十几万纺织工人,每年为国家生产出15万吨纱,6亿多米布,1万多吨化学纤维,为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986年,陕西工业总产值达209.8亿元,是1949年工业总产值的75倍,占当年工农业总产值的74%。1986年全省共取得科技成果526项,其中43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62项系国内首创,107项荣获省首次科技进步奖。
(葛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