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7年05月02日
头版
01

创业者的三股劲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同升

连续十五年,每年亏损二百万元左右的汉中地区钢铁厂,自一九八四年扭亏为盈后,两年迈了两大步。产量、产值、利润每年以30%左右的速度递增,生产规模发展,职工福利大大改变。每当提到这些变化时,工人们都夸他们的厂长王同升和厂里的领导班子有着创业者的三股劲。

第一股劲就是闯劲。一九八四年,厂里扭亏为盈后,王同升乐了一阵子,但他很快眉毛又拧起了结。他想到,国家急需生铁与铁合金,而汉钢附近五十公里处就有着储量为二百多万吨的两个铁矿和储量为一百一十七亿吨的硅铁矿。这里水、电资源丰富,如果再建几座炼铁高炉和炼合金铁的大电炉。那么,汉钢就可以成为西北地区生产铁合金基地之一。于是,上一座59立方米的炼铁高炉和两座分别为一万六千千伏安的铁合金大电炉的想法在他心里逐渐形成。

 上这些项目没有钱怎么办?国家有困难,自己来解决!在进行了可行性预算后,他四处奔波,亲自到上海、江苏等地联系,运用补偿贸易,吸收外地资金来开发本地资源等办法,解决了大部分资金。在地区的支持下,一九八六年,59立方米炼铁高炉顺利投产,铁合金炉也动工筹建,去年全厂生铁产量比一九八五年增加197.49%,硅铁增长35.3%,产值增长49.92%,部分产品打入了国际市场,创汇七十万美元。

王同升的第二股劲是“靠”劲。靠谁?靠群众。何家岩铁矿,是厂里的龙头。但过去曾三上三下,到一九八五年第一季度仍亏损近六万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王同升在党委的支持下,发动群众民主选举矿长,结果原两名矿领导成员落选,一名技术人员和原两名矿领导当选。新班子上任后,很快打开了局面,当年即盈利六万元。

一九八六年底,矿山领导又提出在采矿和选矿两个单位实行招标,让能者上台,王同升大力支持。矿山参加投标的十二名工人和技术人员当着厂、矿领导与全矿工人的面,发表施政演说。最后由职工代表和厂、矿领导共同研究决定,由两名年轻的工人担任这两个单位的领导。今年一季度,矿山盈利十七万元,预计全年盈利可是一九八六年的六倍。

王同升的第三股劲就是他的狠劲。他治厂赏罚严明,令出必行。去年,全厂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吨矿含量工资制后,由职代会决定,对完不成承包指标的扣百分之二十的工资和奖金。今年三月份,有两个车间没完成指标,车间的领导多次找到王同升及党委。表示一定在下个月把欠账补上。王同升说:“制度不是橡皮筋,可长可短!”坚持按照职代会决定罚了这两个车间,在全厂引起很大震动。

王同升这种狠劲不只对工人,首先是对自己和其它领导。一九八六年焦炭、生铁质量下降,他扣了总工程师、委书记和自己的工资。今年三月份在扣没完成承包指标的两个单位的工资和奖金时,又同时扣了自己和其他领导的工资与奖金。

(刘纪生)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