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景翼与立诚中学
孙建华 陈治平
在富平县立诚中学六十五周年校庆时,立诚中学老校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习仲勋在贺信中说:“立诚中学是胡景翼将军创办的一所学校,具有革命的光荣传统。六十年来,这个学校为国家培育了大量的人才,桃李满天下。其中有不少同学走上革命道路,成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共产党人……”
胡景翼,字笠僧,1892年出生于陕西富平,1925年病逝,年仅34岁。他早年加入“同盟会”,联络各派反清势力,积极推进民主革命。武昌首义胜利后,胡景翼即在耀县药王山起兵,与甘军激战于旬邑张洪源,粉碎了敌人围攻西安,扑灭革命烈火的阴谋。1913年,癸丑讨袁失败之后,革命党人纷纷流亡日本。胡将军在日留学期间,结识了孙中山。1915年党人相继归国讨袁,临别时中山先生执将军之手嘱托:“西北大事完全托之公矣!”同年12月,袁世凯称帝改元,胡景翼积极联合在陕进步力量反袁护国驱逐袁在陕的代理人陆建章,但胜利果实却被陈树藩所窃取。1917年正当胡景翼联合各方力量,组建靖国军,准备讨陈时为叛徒出卖入狱,1920年7月始获释。
回三原后,代井勿幕任靖国军总指挥。1922年春,直奉战争打响,胡景翼率陕一师东出潼关,解冯玉祥郑州之围。1923年,二七大罢工中,他拒绝执行北洋政府镇压工人的“命令”,并提词“劳工神圣”,支持工人运动。1924年10月胡景翼策应和协助冯玉祥前线回师,发动了震惊中外剀“北京政变”,推翻了京洋政府,囚禁贿选总统曹锟。后与冯一起组建国民军,任国民军副总司令兼第二军军长。同年10月,就任河南省军务督办兼省长职,拥兵十万,坐镇中原。此时,再次邀请李大钊及苏联驻中国大使加拉罕至河南,共商执行中山先生三大政策,统一祖国大计。此时云集中原的有李大钊、王若飞、徐向前以及于右任、屈武、李烈钧等,使河南一时成为北方革命活动的中心。
胡景翼在戎马倥偬之际,始终不忘造福人民,发展教育事业。早在1918年他就在庄里镇三官殿,为收容的20余名靖国军阵亡将士遗孤和家乡的10余名贫寒子女延师办学;1920年,出狱后再筹巨款另建新校,并请孙中山为学校提名“立诚公学”,升聘廖仲凯、于右任等为学校董事。1926年学校增设中学部后,始定名为立诚中学。建校伊始,他就为学校题词:“阐发最新的学说,陶冶理想的人格,创造健全的社会”。在尔后六十年来这也成了立诚中学育人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