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姻缘
种白仓 郑仲进
一对经过“自由恋爱”的“情人”,在新婚之夜不同床,真有点不可思议,但这确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白水县城郊乡西寨村。
一九八四年,县中队翻修房屋,城郊乡西寨青年居民成文斌参加了这项修缮工作。他二十三岁,小时候发高烧留下后遗症,脑子反映迟钝;但人老实本分,不多说话,干活舍得出力,到那里人都喜欢。同在这个修缮队里,有一个眉清目秀,身段苗条,能言善辩,多情多意的农村妙龄姑娘董XX 。她一眼瞧准成文斌是吃商品粮的城郊,人家里富裕,姐姐、姐夫都在县城工作,说电不定将来还能解决她的商品粮户口;况且小成人“傻”,心眼少,是自己骗取钱财的一个理想目标。是她使出了浑身解数,演出了一场假恋爱故事来。
在修缮工程中,董××百般卖弄风情,主功向成文斌投去了求爱的“彩球”,俯耳:“羞涩”地对小成说:“我给你做媳妇,你看行不行?”小成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他觉得自己不酉娘。可他经不起董Xx的甜言蜜语语,便把这事告诉了父母,姐姐。不久,董XX又成了小成家的“座上宾”了。“人家那么一水灵的好姑娘,能爱上咱家老实巴交的娃,这都是托老天的福,咱可不能慢待了人家姑娘呀!”而每次董**来,都得先爸呀、妈呀的叫个不停。一来二去,村邻亲友都知道文斌找了个好姑娘。董××也催着小成妈托人做媒,就此订了这桩婚事。
“我们是自恋爱,彩礼随便能买上一辆梅花牌自行车,一块上海手表和一些衣物也就行了。”虽然姑娘这么说,小成妈还是认为自己的孩子配不上人家姑娘,心想,大大方方答应人家姑娘,再把婚事办热闹点、体面点,也就安住了姑娘的心。“只要两个娃能好好过日子,白头偕老,俺老俩口就是破费点也没什幺!”于是小成家先给了董*x近四百元的彩礼,又给她买了梅花牌车,上海表,各种时髦的衣物布料,订婚宴席又花了一千五百余元,一个来自偏乡僻壤的农村姑娘,得到了这些钱财已心满意足了。在乡政府领结婚证时,董XX喜形于色,“我们是自由恋爱的,我完全同意!”她深知这是关键的一招,如果这时一含糊,到手的钱财就会不翼而飞。
一九八五年十月十二日“自由爱”达一年之久的“情人”举行了隆重的婚礼。小成的父母为了董x*婚后过好光景,他们办了二十五桌丰盛的酒席,连同烟、洒、糖、茶,以及置办家俱,又花去了两千佘元。
晚上闹洞房,新娘子谈笑风生,待人彬彬有礼,脸上挂满了喜悦和笑容,小成的父母、亲朋好友都感到高兴和羡慕。夜深了,人们散了,新娘子没一点倦意。憨厚本份的新郎官实在困极了,催妻子上床入睡。新娘子却嫁衣紧裹,一夜没沾床铺边。第二天她回了娘家。第三天晚上,她硬拉住一位邻居聊天闲谝到深夜还不让人家回去。
还是董XX 自己道破了天机:“俺和文斌结婚不图这头图哪头!”她图的是钱财而不是夫妻。打婚后,她经常出门在外夜不归宿,在社会上另寻精神刺激。她失去理智,不讲伦理道德,白天在家吃上一顿饭,晚上手提一只篮子,神出鬼没,偷偷地把家里的东西、嫁妆都搬走了。她再也不进小成的家门了,积极筹划着“金蝉脱壳”之计。
一九八六年十月,董×骗取钱财的目的完全达到了,也是到了该结束这场假姻缘的时候了。她向县城关镇法庭提出了离婚起诉,原因是“夫妻感情不和”。经调解无效,一个月后城关法庭判处准予离婚。
听罢这个真实的故事,不知你想到了些什么,可悲?可笑?还是可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