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龙与雕虫
陈更新
我省第二届戏剧小品电视表演赛己结束。
看了这些小品,就如同饮了“清凉剂”,使人为之振奋。但欣喜之余,又不免为之感叹:象这样的“清凉剂”似乎少了点儿,可供它施展技艺的屏幕与舞台似乎也不够多。
这里一个主要原因,恐怕就是人们还没能真正为“小品”正名。小品之所以冠以“小”字,是指时间、空间、人物和情节而言,实际上,由于它更富于概括性和更接近生活,它的艺术价值和产生的社会效果并不小。它同样需要导演和演员的通力合作和艰苦劳动。
为“小品”正名,近年来各方面一直在努力工作,有些小品不是也与那些名作同获文艺大奖了么?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名导演”和“名演员”的名字在小品中还不多见。正名工作还有待他们的认识与实践。古时有“雕龙”与“雕虫”之说,能够雕龙者固然是高手,但善于雕虫者也一定是能工巧匠。而那些有了“雕龙”之名再去做“雕虫小技”的人,人们决不会笑他无能,反而会更赞佩他的情神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