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空晚晴
——介绍海灯法师的几首诗
黄荣杰
一部《海灯法师》的电视连续剧风靡全国,海灯法师的盖世武功令广大电视观众叹为观止,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法师还是一位造诣颇深的诗人。
海灯法师1902年出生于四川成都重华镇,他原名范靖鹤,自幼体弱多病,瘦骨伶仃,父亲范裁缝就给他取名叫“无病”,意在消灾祛疾。他七岁跟随舅舅学武习拳,身体逐渐强壮,动作灵捷过人,加上天资聪敏,十五岁即考入四川一所师范学校,不久又以优异成绩考取四川大学文学院,后因付不起昂贵学费而自动辍学,潜心习武,练成了“童子功、梅花桩、二指禅”三大绝技,近百年来独一无二。今年八十五岁高龄,现任少林寺主持的海灯法师,身体矮小,清癯瘦削但精神矍烁。习武之余,法师尤为喜欢写诗,往往是有感而发。目前,社会上兴起了学武热潮,有许多青年欲拜海灯为师,但如何才能学好武术呢?法师写了一首诗送给大家:
剑器舞到一心,斩断情神爱神,
半溪流水自绿,万里长空晚晴。
法师解释说,有好多人想学武功,但不能潜下心来,甚至“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结果只能学点花拳秀腿,永远也学不到真功夫。要想学到真功夫,关键是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练功贵在有志,但想有真功夫还要有节,要保持高风亮节。
诗言志,一九四四年他在四川剑阁张飞栽的一棵古柏树下吟了一首七言律诗,诗中写到:
生成铁骨傲霜姿,耻向人间说布施。
露冷风凄心似铁,干霄耸翠不求知。
名曰写柏,实则是写自己历尽艰辛,饱经沧桑,磨练了傲雪凌霜的铁骨,一生甘做无名英雄、默默无闻。
法师有些诗信手拈来,但意境隽永,琅琅上口。一九五一年他看到新中国成立后,结束了民族危难,人民安居乐业,祖国正处于繁荣上升充满生机的时候,心情格外舒畅,写了一首题为《伏隆月下口占》的诗,全诗只有四句:
一亩山田险境横,老农指点乘春耕,
读书学剑成何事,今霄始见月色朋。
诗中喑示在旧中国尽管自己读书、学剑,但没有多少作为,只有今天新中国成立,才带来了光明。
法师平日以俭朴为本,不喝酒,不吸烟,每次洗脸只用一小碟水,不过二两,使用一条五寸见方的小毛巾,平日饮水也是饮多少斟多少,从不浪费。为勉励僧众们勤俭持家,他曾写过这样一首诗:
眼外早将腐鼠捐,悉心学道井耕田。
自知林下春秋好,明月清风不费钱。
海灯法师的武功乃少林真传,少时少林寺武僧汝峰、方禅、丹岩云游四川,法师先跟汝峰学艺,后经汝峰又拜方禅、丹岩为师,正宗少林真传“童子功、梅花桩、二指禅”三大绝技,便是三位大师的秘传。他随师遍游祖国名山古刹,一九二六年削发为僧,一九四六年受聘到嵩山少林寺任武术教授,一直到全国解放。他对少林寺有深厚的感情,在一九八〇年除夕偶感诗写道:
瓶钵曾携伴此松,今霄危坐忆前踪。
雪花六出鸣奇鸟,海燕双飞起卧龙。
三十余年唯好梦,百千万劫亦英雄。
临行回顾少林径,益我难忘子夜钟。
海灯法师吟诗成癖,对东方古典哲学也很有研究,精通经典理论。现在,他不但能讲释佛法,还能背诵佛偈、经书、唐诗二万八千多篇。前不久,当法师完成了自传体记实小说《海灯法师》之后,他在篇末写下了一首七律诗:
少不因人老不残,幻游搏得名家衔。
性好龙泉成一癖,口非虎啸可三钱。
雪峰法卷心何住,冰水菩提味自甜。
最是白牛能负重,松云轩冤总平凡。
诗句气势磅礴,寄托了海灯法师“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情怀。
(题图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