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灵声声
——记279/280次列车播音员冉小梅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谁不能燃烧,就只有冒烟。
她没读完初中就下乡了,冒了十三年烟。她想燃烧,可烧不起来,转眼竟过了三十。后来,她成了279/280次列车上的播音员。人说播音员是列车上的百灵鸟,她不知道包不包括她。
“车上搞广播的那位怎么怪声怪气的?”
“这准是跟谁闹气了,嗓子发干,刚哭过”。
“一趟火车的人都跟着她的声儿发闷。”
听了乘客的议论,本要去用餐的她,招架不住了,一头钻进广播室,哭了。原来,“百灵”群里压根没她的份儿!她是什么?家雀?火鸡?……反正不是百灵。她听过百灵叫,声如击金,美妙动听。的确,她差远了。
陕西省京剧团的尚长荣坐过她的车。他是京剧名旦尚小云的儿子,唱花脸的,有一副鸣钟震吕的金喉铁嗓,而且对京韵对白颇有研究。他给她说“你的发音位置不对,声音应当朝上走”,不妨先练一句话:“不尽长江滚滚来,尽量把握好运气,然后慢慢来”。她如获至宝,怀着深深的感激,小心翼翼地记在本子上,每天练。
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她常常茶饭不思,心里总惦记着要尽快找到发音位置这件事。
那天,在路上,突然,她摇动着双臂高喊:“找到了,找到了!”骑车的丈夫吓了一跳。立时也招来路人惊奇的目光。这位怎么了,是不是犯了什么病?喊声惊动了路旁的警察——“骑车带人,五毛!”她二话没说,掏出两块,对方正找钱,她却转身走了,警察叫她,她招招手“算我请客!”
播音,是一门艺术,音色要有圆润自然、流畅和谐,内容要丰富活泼、条理清晰,二者协调统一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她坚持自学美学、心理学、嗓音学……从不间断地请教老师。
成功离她似乎依旧很远。
她从收音机、电视机里学习播音员的播音技法,探究各种节目的组合、整体布局、节目与节目间的衔接艺术。旅客刚上车,还处于“兴奋点”上,要播出和缓的曲子,稳定情绪;旅客坐定,放一些欢快的音乐,启发旅客情趣;午休或早起,要播一些轻松的曲子,使旅客如梦初醒,随音飘逸。
“你亲切的播音,驱散了我们旅途中的疲劳。”“我常坐车,感到您的播音从音质到内容到形式都不一般。”“您的声音清新、甜润,广播内容丰富多彩活泼,您安排的猜谜活动、健康小知识,还有旅客点播节目等,整个看来就象一幅构思巧妙、和谐的画面”“尊敬的播音员同志:在您的配合下,我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旅程。我是哈尔滨人,我非常喜欢苏红演唱的《小小的我》。透过这首歌,我看到许多实实在在的‘小小的我’,您就是这样的‘小小的我’,“您象一只百灵,给全车厢的人们带来欢乐和温馨”。赞扬的稿件来自四面八方,各个岗位。一天,旅客联名写条给她“十一号车厢的广大旅客有一个共同的愿望,要求播音员同志给我们唱几首歌!”……
她被西铁分局命名为先进个人。
百灵鸟飞起来了,翱翔着,欢唱着,清脆甜美的音律伴着列车行进的节奏,似一曲雄浑壮烈进行曲中几个响亮的高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