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抢购?!
3月31日这一天,西安市北大街商场花布柜台的田梓福、陈彩云两位营业员忙得够呛,争购花布的人们把柜台挤得水泄不通。虽是早春,他们的额角上仍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出售棉毛衫的柜台前更是热闹,顾客们少则三五件,多的就干脆抱上一二十件……过去每天只卖六七百元的柜台,销售额这几天扶摇直上,当天达到3500元,棉布柜台销售额较前也翻了一番。面对抢购浪潮,营业员们心巾暗喜:这个月的奖金要拔头筹了。
上述场面近几日在西安各大商店随处可见。这股小小的抢购浪潮来源于街头巷尾群众纷传的要涨价之风。4月1日,我们在北大街商场里看到花布仍有货供应,汗衫和背心则货源充欲,并未涨价。由于所传涨价日期已过,光顾这些“热点”商品的人已不很多。
经了解,国家现在对商品实行三种定价办法:国家定价(如肥皂、彩电、白布等)、国家指导价(如花布、名牌自行车、搪瓷制品等)、市场价(如服装、日用小杂品、小五金等)。随着商品经济的发达,价格的起伏是正常的。家庭大可不必搞过多的库存。省物价局有关人士答复我们说:今年一、二月份,我省适当调整了丝绸、西安啤酒、中华肥皂、塑料保温瓶等商品的价格。群众抢购的商品并未涨价。
(管玉中韩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