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8年04月19日

陕西工人报第3版 特特殊商品的魅力 春之声 斗牛图 梁实秋的《雅舍小品》 验收(幽默画) 图片新闻 供销员

当前版:第A3版:第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3版
03

春之声

——记长安美协主席吕志平

宋黎明

吕志平,已过不惑之年。头衔不少,他对此却不以为然。当有人尊称职衔时,他会纠正道:“外都是空的,敝人在长安文化馆当美工是实。”

他是地道的长安人,其祖辈就知道镢头加黄土地等于白面馍。翻开吕氏家谱,舞文弄墨他当属开天辟地头一人。其形象极平凡,书画界的一些同行开玩笑说,和吕志平交往最好先看画后见人,这叫“以画衬人”;若先见人,大约不会再去看画了。虽是玩笑,却也有人找画家探问虚实的,这时他咧嘴一笑说:“外是糟踏咱哩,咱不过是乡里人土气罢咧!”

七十年代初,画家杜门谢客,一头扎进长安这块丰腴厚实的黄土地,开始潜心钻研中国民间艺术特别是古长安民间艺术及传统中国图案画法,他决意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创作道路。十几年来,他先后对新石器时代以及仰韶文代时期半坡彩陶中的鱼、虫、鸟、人的纹饰图案等进行了深入的考证研究。在吸收借鉴的基础上,较为成功地运用到中国水墨画技法中。观他的作品,不仅能从视觉上享受一种抽象对称的图案美,还可以从神秘莫测的伏羲女娲始祖中搜寻到最古老的中华图腾崇拜。总之,象在古文化历史长河中邀游!邀游中使人深深感受到古老艺术价值的存在,感受到几千年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历史渊源和民族文化知识的深厚积淀。无怪乎日本友人观后惊叹道:这才是典型的中国民族味!

他认为要弘杨书画艺术,只能从民间土壤中汲取营养。他立足长安涉足户县、周至、眉县、风翔等地,厂为采访收集土生于民间的各种工艺品,诸如窗花、剪纸、皮影、香包、核雕、泥塑、裹兜、袜垫、大头娃娃、虎枕虎头鞋等,无一不拾遗。对这些民间艺术品,他仔细琢磨,从造形到色彩纹饰及工艺制作等,分门别类进行考证研究,并作了数万字的笔记注脚。画家身居长安可谓得天独厚,这里由于有盛唐时期的文化遗风,因此民间文化艺术甚丰甚厚,色彩绚丽、粗犷豪放的长安鼓乐、社火、踩高跷跑旱船、舞龙耍狮放芯子等,都是画家笔下的宝贵素材。

他师于古人又脱师于古人。要独立门派,就必须扔掉前人拐仗走自己的路。画家不尚空谈,斗胆另起炉灶,其作品一扫中国水墨画法窠臼,用墨用色肆无忌惮,笔法绝少羁绊,其章法布局看似随心所欲实际标新立异,出奇不意。著名版画家,陕西省美协主席修军系统地看了他的作品后,奋笔写下了“春之声”三个大字,赞扬画家的改革创新精神,并对其艺术探索作了肯定。近几年来,画家的悄悄倔起已引起了国内外美术界甚至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的注意。他的作品先后有80余幅被美国,日本等文化艺术界同仁收藏,有些还被选入画册。

他有名气了,自然有人称他为“大家”。一听这话,他坐不住了,又咧嘴一笑:“啥大家小家,咱还是乡里人么!”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