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的《雅舍小品》
采诗
近来,国内几家出版社争先出版梁实秋先生的散文代表作《雅舍小品》,这的确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
梁实秋早在清华读书时,就开始文学生涯了。23年与冰心,吴文藻、许地山和陶玲同船留美,进哈佛大学,回国后历任东南大学、青岛大学、北大、北师火教授。梁实秋虽然是以文学批评登上文坛的,然而,他的散文也写得相当精美。《雅舍小品》就是他的第一本散文集,辑录1939年到1947年时期的散文三十篇,《序》为名经济学者,梁实秋同窗吴景超的夫人业雅女士所写,1949年由台北正中书局出版,在海外有很大的影响。若论散文集的销量,《雅舍小品》在台湾和香港的翻印版数(到七十年代末)已超过五十版而雄居第一。这在新文学史中,也是个卓绝的记录,甚至在梁实秋逝世前后,台湾仍在翻印。不妨我们领略一下梁先生的文笔:
“大概每个人都曾经有过做诗人的一段经验。在‘怨黄莺儿作对,怪粉蝶儿成双’的时节,看花谢也心惊,听猫叫也难过,诗就会来了,如枝头舒叶那么自然。但是入世稍深,渐渐熬成为一颗‘煮硬了的蛋’,散文从门口进来,诗从窗口出去了。‘嘴唇在不能亲吻的时候才肯唱歌’一个人如果达到相当年龄,还不失赤子之心,经风吹雨打,方寸间还能诗意盎然,他是得天独厚,也是诗人。”
顺手翻开《雅舍小品》,随处可见这样的风趣、惹人发笑且耐得咀嚼的智慧与幽默。司马长风赞之曰:其文“美善和谐、趣义交织,对于稳健的知识分子,尤其是中年人,则有难以抗拒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