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重视发展教育事业
晓吉
伊拉克共和国是在1958年7月推翻费萨尔王朝后宣告成立的,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长期统治,给伊拉克造成了大量的文盲,为了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伊拉克政府在大力发展民族经济的同时,十分重视发展教育事业,政府视教育部门为最佳投资部门之一,调拨大笔资金用于这一基础事业;他们制订了有关发展教育事业的法律,加强了各级管理机构;不仅在全国实行了小学义务教育,还积极发展适合于本国经济状况的普通中等、中等职业技术和成人继续教育,同时也注意发展高等教育。目前,伊拉克有各类学校11400所,其中中学约1万所,中技1200余所。大专院校近30所。全国各级学校在校学生人数近418万,占全国总人口的28%。
伊拉克十分重视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他们的社会和经济地位,在伊拉克,教师是十分令人羡慕和受人尊重的职业,教师素有“育人的导师社会的向导,政治的舵手”的美称。政府为教师提供了优越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举办各级教师进修学校提高教师的素质;假期优惠或免费为教师提供旅游服务等等。
伊拉克教育方针的特色之一是在中学教育阶段,要求学生具备两种准备:考入大学者,努力接受深造;不能继续升学者,愉快走向各种工作岗位。为了使不能进入大学深造的青年既能胜任工作,又能继续学习,他们在全国办起了有关工业、商业和农业的职业高中和职工业余学校200余所。职业高中在教学中贯彻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让学生在校办工厂里接受锻炼或到社会有关工厂去实习,为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重视扫盲工作,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这是伊拉克教育事业的又一特色。据统计,1965年伊拉克全国成年人中的文盲约占75%,妇女比率更是高达83%,为此,政府颁布了扫盲法,在全国城乡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大规模的扫盲运动。为扫盲者举办的识字班、短训班、夜校遍及全国各地。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这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截至去年底,16—45岁的成年人中已基本扫除文盲。为表彰伊拉克政府在这项工作中的出色领导,去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伊拉克政府颁发了“扫盲奖”,并向第三世界国家推荐了他们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