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口腔囊虫病
吴一福
口腔囊虫病,是链状绦虫的幼虫(囊尾蚴)寄生在人体领面部组织内所引起的一种疾病。过去人们对口腔囊虫病重视不够,其文献报道也较少.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对近些年临床所诊断的四十例口腔囊虫病的治疗和预防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醒人们警惕口腔囊虫病.
口腔囊虫病,常在人的舌、颊、唇、额、嚼肌、口底等部位发生,但以舌、颊处最为多见.其病征为包块状,包块较硬,大小不一,直径在2厘米内者最多,包块位于皮下、粘膜或肌肉中,有的潜伏几个月,有的长达数年才被诊断发现。发病时有轻微疼痛、发痒或反复肿大症状,可单发或多发,对人体健康有危害。
专家研究认为,囊虫病感染途径有三:一是体内自身感染.患有肠道链状绦虫病的病人,因恶心、呕吐或肠道逆蠕动,使绦虫卵返流至胃,进入十二指肠,孵化成六钩蚴钻过肠壁,循血流至全身各部;二是体外自身感染.链状绦虫病患者排出的虫卵,又经本人从口中摄入体内受染;三是外来感染。患者本人并无肠绦虫病,因摄入被链状绦虫虫卵污染的食物而造成感染。
国内猪绦虫病流行多集中在东北、华北、西北及中南一些省市,因此应引起人们注意.囊虫病的预防和治疗办法,首先是加强饮食的卫生管理,讲究个人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对本病患者,要进一部检查身体各部有无囊尾蚴的其它病壮,检查粪便中有无链状绦虫的虫卵或节片,借以查明肠绦虫病,以防再次自身感染;其次,位于口腔颌面部的囊虫结节,可采用手术切除治疗,这样治疗干净彻底;再次,对于多发性病壮者,可选用口服吡喹酮治疗,效果良好。如囊虫结节位于口腔粘膜下者,应用液氮冷冻疗法,也获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