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9年01月07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柳荫分处看小舟 “桃夭之诗”是什么意思 小甘罗其人 图片新闻 身价最高的十大名画 图片新闻 西安事变后的张学良 陕歌为青年演员办专场晚会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桃夭之诗”是什么意思

韩崇虎

在秦腔《三滴血》“错判”一场戏里,糊涂县官晋信书,利用滴血认亲的方法,错判李遇春与李晚春为亲姐弟,并逼迫李晚春嫁给本村无赖阮自用为妻。这时,他曾洋洋得意地说: “既有媒妁之言,又有父母之命;既合周公之礼,又符桃夭之诗”。这“桃夭之诗”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 “桃天”是《诗经》里一首诗的篇名。诗中有这样的句子“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里的“桃”是桃树的意思;夭呢,形容词重叠,表示生机勃勃的样子。整首诗,诗人以鲜美的桃花,比喻年轻貌美的新娘,祝贺她得到美满的婚姻。字里行间,洋溢着喜气洋洋的气氛。在《三滴血》“错判”一场戏里,晋信书利用这首诗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来论证自己断案的合理性,从而,充分表现了这位“尽信书”的大老爷愚腐不堪的性格。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