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名趣谈
汪效常
咱们中国人(尤其是农村)有个习惯,当小宝宝呱呱坠地之后,不管是男是女,是俊是丑,都要给起一个乳名。入校读书后,才给起学名(即大名)。某些人因为从未进过学堂门,所以直到老死也只有个乳名,没有大名,好多为难了撰碑文的人。
乳名,虽然此人与彼人不同,但也有规律可循。大抵,除了吉祥如意的字以外,男孩多以家畜、野兽命名,以家畜命名的,如马牛羊狗,因为是婴儿,后边多要带个“娃”字,叫做什么马娃、牛娃、羊娃的;以野兽命名的如虎豹熊罴彪,因为是“小字辈”,后边一般要带个“子”字,叫什么虎子、豹子的,这可能是寄希望于将来象俊马那样日行千里,象黄牛那样任劳任怨的耕田实仓,象雄鸡那样的早起劳作,象狗那样的驯服地忠于主人,象虎豹熊罴彪那样的做一名健壮膘悍的勇士。是女婴的,多以花卉、飞禽命名。以花卉命名的如桃杏荷菊桂梅竹,这些字有的单用,有的往往与英、花、叶、芳、香连用,如菊花、梅香、荷叶、桃芳,等等。以飞禽命名的如彩风、春燕、莺莺起这些乳名,是总想盼望自己的女儿会成为“窈窕淑女,”将来好找个英俊少年,以便结成郎才女貌的终身伴侣。
也有相反的情况。他她们明明疼爱自己的孩子,却故意把他(她)他们叫“贱”些,“丑”些,望其好养易活。男孩儿本来长得俊俏挺拔,却叫“丑娃”;本来生得白皙如玉,却偏叫“黑娃”。有的把男孩叫“丑女”,把女孩卧“赛男”;有的把男孩时留住、拴住,希望他不天殇,顺利成长,过去有人因为女孩多,总盼望再生一个男娃,便把女孩叫引弟、招弟之类,这不过是重男轻女,寄托一种希望罢了。
现代化的乳名,多以单字起名,叫时予以重迭,如波波、涛涛、蓓蓓、蕾蕾,等等。
对子女起乳名也是有所忌讳的,即不能以其某些生理缺陷起名,以免伤其自尊心。对智力低下的孩子,做父母的不要愚蠢拙笨之类的字眼作乳名,对身体有残疾孩子,不以其伤残特征作乳名,以免揭短亮丑。否则,孩子长大成人后会抱怨父母的。这就象阿Q忌讳光、亮、电灯一样,比什么都恼火。
尽管入学后起了大名,成人后不再呼乳名,但是“各人的乳名自己知”。本来,不管叫什么名字,只不过是人的代表符号罢了。可是,不知是何原因,某些人当了某长、某主任,某经理以后,不仅别人不知其乳名,就连鼎鼎大名也鲜为人知了。我想,总不能以官衔代替名字吧!总有一天人们会直呼其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