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0年03月01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三原有个“秦川牛” “生态平衡”说 春天来了 蛾眉山猴口味越来越高 德发长的饺子宴 图片新闻 一树春风千万枝 到烟台(七律)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生态平衡”说

屈超耘

任何语词都有其产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近些年来,由于一些地方严重破坏林木,滥捕飞禽走兽,大面积污染江河湖海,伴而随之,生态平衡这个较为陌生的词,便渐次传播开来。

本来,生态平衡是一个自然科学名词,对其理论,在科学界开始重视与研讨,不意它的一些表现方法,却立即被一些官员运到做官术中去。某单位领导班子长期不团结,“一官一把号,各吹各的调”,上级组织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便派了新的领导去。按理,新的领导应该大刀阔斧整饬纪律,任贤罢侫。可悲者,这些新领导信服“生态平衡”,认为:只有把各方面的“神”都安置好,才能保住自己的位子。如果大胆的进贤退不肖,势必会引起一些方方面面的不满,有碍自己的“官运”。还有一些领导干部,不敢削平机关的各种山头,却打出“生态平衡”的旗子,说这样是“容得下五湖四海”。我有一个朋友在县上当“七品芝麻官”,每当提拔干部时,就运用“生态平衡”的理论,这个摊子提一个,那个摊子提一个,不偏不倚,万分“公道”。群众说他是“十二级瓦工泥水匠”,他说这是“保持安定团结”。

辩证法和诡辩论虽然冰炭不容,然而却有其表面上的相似之处。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无疑是一种科学,可把它不加分析地搬到政治领域或官场,就会南其辕而北其辙。因为,它们不属一个质。可惜,那些混淆病症的官员却为数不少。用老百姓的话说,他们太会“胡拉被子乱扯毡”,了。只要对当官有利,是不惜“黄瓜架上结葫芦”的。比如,科学界刚一提出“暗示学”,就被一些人运用到谋私利上去。“优生学”被推广后,一些人则利用它去排除异己,认为亲己者优、疏己者劣。而由于我们一些人理论水平低,只看表象,不看本质,结果:谬种流传,害国、害党、害民、害事业。呜呼,悲矣哉。

其实,世界上的任何科学都是相对真理,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可能绝对正确无误,更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生态平衡”,自不例外。实际上,在宇宙大范围内,生态并不单是平衡,而是平衡和演替两种对立的统一。我们既着眼于平衡更着眼于发展。如果要求绝对的平衡,事物就停滞不前了。因此,我们说,绝对的平衡是一种落后的思维定势。现在既然有一些聪明人硬要把生态平衡的学说拉到人缘际遇的场合,这也只能是一种暂时现象。从哲学上看,不平衡才是绝对的,打破平衡才能发展。如果死守“平衡”这事物大概就会变质。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