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0年03月15日
头版
01

我省专利工作成绩令人瞩目

提前一年完成“七·五”规划获取千项专利的指标但多数企业专利申报少,转化为生产力更差

本报讯 记者从省专利服务中心获悉,我国专利法实施近5年来,我省专利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并提前1年完成“七五”规划的1000件指标。但也还存在有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由于我省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厂矿企业集中,科技人才济济,近5年来,涌现出一大批水平很高的发明创造。据统计,从1985年4月1日至1989年12月底,全省共递交专利申请3150件,其中已有1094件获得了专利权。年平均增长率为30.4%,高于全国年平均增长率6.2个百分点。共有12项专利13次在各类国际发明展览会上获得奖牌或奖杯。在1988年第16届日内瓦世界发明展览会上,我省送展的4项专利全部获奖。在去年底闭幕的第38届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上,西北工业大学青年教师熊小伟的3项发明6种产品全部获奖,其中金奖4枚,引起国内外同行的赞赏。意大利科学院特授予他代表世界科技发明最高水平的“马可尼”勋章,为我国争得了荣誉。

随着专利法的实施,我省一批专利项目已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了作用。经省专利局对631个专利项目的调查统计,有443项已经转让或实施,实现产值2.71亿元。眉县农民企业家林纪功用自己发明的7项专利办起了“眉县双螺旋砖机研究制造厂”,为100多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年产值达到180多万元。西安交大以专利“串联高压陶瓷电容器”入股与西安陶瓷电容器厂组成科研生产联合体,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创产值300万元,并列为机电部彩电用陶瓷电容器定点生产企业。西安冶金机械厂有2项专利投入实施,3年实现产值1704万元。

但是同全省申报专利总数3150件相比,我省的1万多家企业的专利申请显得太少了,只申报了368项,仅占一成多。一些已申报了专利的技术也在闭置,不能转化为生产力。原因是一些企业领导未把专利工作摆到应有的位置,许多企业领导、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职工甚至不知道专利法的基本内容;部分企业负责人短期行为严重,舍不得花钱花时间开发专利技术;奖酬兑现不了挫伤了发明创造人的积极性。根据我国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对职务人的发明创造单位要发给发明人一定数额的奖金,实施后还应按比例付给报酬,但多数企业都未能落实和兑现。

本报记者 曲亚沙

通讯员 李忠群?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