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0年03月15日
头版
01

雷锋精神在这里闪光

一到陕西澄城县,就听说盐业公司有几个活雷锋,他们是平凡人,做的也是平凡事,但他们的奉献精神却带动了全体职工,使公司的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一人顶三人的魏老汉

61岁的魏元生,看门管收发,一心想着怎样能为集体、为大家多干些事。他虽然是个跛子,却主动要求管灶管财产,多年如一日地早早起来打扫厕所。公司院内共有4个单位,他当了这4家的义务通讯员。院里的人整天见老汉跛着腿跑上跑下跑前跑后,给这家送报纸,叫那家接电话。不管是哪个单位的客人来这里办事找不见人,他都将要办的事一一记下,随后转达。卷烟批发部常常半夜拉烟送烟,总是随叫随开门,从不叫苦叫累。卷烟批发部主任过意不去,要送他一条烟,他说,收钱我要,不收钱坚决不要。

贴钱做饭的连师傅

这两年物价上涨,要让职工花钱少饭菜好十分不易。怎么办?43岁的连定仁师傅上街买菜时,总是跑了这个摊子又去那个摊子,讨价还价,选择便宜青菜。他看这办法收效不大,便承揽了院内卷烟批发部的装卸任务和一些单位的垃圾清扫工作,把得来的报酬全贴给职工灶,每月平均50多元。为了让职工和客人们吃好,连师傅力求花样多。以前,上灶职工愈来愈少,以至无法开灶,连师傅做饭后,上灶的职工越来越多,连一些职工家属也上灶吃饭了。

兢兢业业的刘保管

47岁的刘文芝,人称红管家,既保管原盐、油料、财产,还负责调运原盐。人们说,他为工作简直豁上了命。春节和夏收期间,正是食盐到站洪期,为了工作,他顾不得回家过年,收麦也请亲朋帮忙。他在火车站收盐运盐,盐到车站总是当即拉运,几乎没有过过夜,仅此每年可节省车站看管费、帆布使用费等3000多元。每次运盐车一到站,他都钻进车厢一袋袋清点,发货不够,立即上报,就这一项,每年可给公司挽回3000多元损失。前不久,盐库边的下水道堵塞,污水四流,影响交通。这虽然不是他的份内事,但他二话不说,穿上靴子,跳下污水道,一锨锨朝出铲污泥,整整苦干了6个小时,才把下水道疏通了。

(齐宇强 李县荣、?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