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幼儿“送走”好吗?
家教系列之二 刘忠革
我的朋友是双职工,妻子常打夜班,再加上多年住在仅有12平方米的小屋里,将生下的一男一女都送回江苏老家,由奶奶带太。现在孩子和他们缺少感情,心里很苦恼。
就拿儿子来说吧,不到一岁就送回老家了,等到六岁上学前才接回来。老两口子觉得这孩子性格好古怪,放学后回家,总是独自在一处学习,遇到任何问题,也不求于父母帮助。星期天上公园时,从不一手拉着妈妈,一手拽着爸爸,而是象小野马那样,一个劲地往前跑。有时父母给钱买吃的,也不同大人商量,自己想买啥就买啥,吃时也不让父母尝尝…
女孩子是一岁半送走的,等上学前接回来后,对父母不叫“爸爸”、“妈妈”。有时叫“叔叔”、“阿姨”,弄得两口子哭笑不得。
幼儿从小长期由老人带养,由于缺少“母爱”和“父爱”,回到父母身边后,与亲人缺少感情交流,两代人的冲突与矛盾很容易发生。象这位朋友的女儿不叫“爸爸”、“妈妈”,就是缺少感情交流的后果。即使强迫让叫,发出的呼声也不亲切、自然,她自己也觉得别扭,不好意思。孩子自小长期由老人带养,还会影响其性格发展,有的形成变态性格。一般带着幼儿的老人多是50岁上下的人,而这个年龄已经进入“更年期”。更年期的反应行为和表现方式,会对孩子的最初性格形成产生一定影响。一些孤身老人,其性格内向、孤僻、神经质,如果跟孩子长期生活在一起,孩子形成的性格将来可能不适应社会环境,人与人之间,也会处不好关系。再加上老年人娇惯孩子,也容易使孩子产生自私心理。为此,年轻夫妇们要尽量自己带着孩子,如果实在有困难,将孩子交给老人抚养时,也要经常回家,增加与孩子的接触机会,或经常将孩子接回家里与父母一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