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泪涟涟 震聋发聩
——故事片《焦裕禄》观后
王东明
看完由峨眉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故事片《焦裕禄》,我惊喜、激动、兴奋,我是流着泪看完这部影片的。
《焦裕禄》生动感人地塑造了一位令人敬仰、可歌可泣的优秀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是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好的故事片。看完影片,我有一种特别感受,这就是党的好干部焦裕禄,是一位真正的共产党员,他时刻想着人民,考虑的是群众的疾苦,从不为自己谋取私利;勤劳朴素,艰苦奋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电影不仅主题内容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而且艺术上也很成功。它避免了公式化、概念化,遵循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用平凡的事件和朴素的画面,塑造出一位可亲可敬、有血有肉、真实可信的焦裕禄。我以为正是存在于象焦裕禄这样千千万万个普通的共产党员中的美德与精神,也是新时代的美德与精神,才是真正维系我们伟大民族的振兴、繁荣和发展的巨大凝聚力。本来,党和群众就是鱼水情深,而现在有些地方党风不正,党内腐败现象滋长,金钱至上严重影响了党群关系,人们对焦裕禄的热切赞颂和怀念,也是对某些党员腐败的厌憎与拒斥。
20多年前我读过新华社发表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今天又看了故事片《焦裕禄》,可以说,焦裕禄已在我心中扎下了根,焦裕禄精神是生动的,真实的,我们党需要千千万万个焦裕禄式的好干部,人民深情地怀念,热切地呼唤焦裕禄。当我看见影片中焦裕禄挚诚挚真地为大学生送行,两眼巴巴不舍地盯着车窗,随着火车的启动,他小跑着、顾盼着,又用手捂着渐疼的肝区。终于火车越来越快,他却越来越慢,身躯逐渐佝偻,随着火车的远去,他病疼得蜷缩一团。良久,他站起来,回过身去,愣了。原来大学生留了下来,正目睹着这一切。影片中两个人物都被对方感动了,热泪盈眶;我也不能不为此感佩深深而泪洒衣襟,哭出声来。这样的细节,这样的匠心,在影片中俯拾即是,从而使全片由平凡而升华为伟大。
看完影片,我好久未动,好象觉得生活中的焦裕禄又回到了我们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