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1年03月23日

陕西工人报第3版 “落榜”并非无才 请注意地毯的污染 图片新闻 愁思缕缕盼夫归 图片新闻 钓鱼 中年人要防未老先衰 住宿登记 服装号型新标准 诚实 提问 图片新闻

当前版:第A3版:第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3版
03

“落榜”并非无才

刘志革

今年高考已经结束,由于国大人多,必然有绝大多数应届毕业生“落榜”。有些孩子没考上大学,本来就痛苦、自卑,有些家长不但不同情和理解孩子,反而讽刺、挖苦他们:“都一样的人嘛,大馒头一个不少吃,人家能考上,你咋考不上呢?”甚至个别家长把孩子逼疯、逼死。我认为这是很不理智的。

最近我翻阅一则资料,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分辨出人类共有7种智慧:语言文学的、数理逻辑的、音乐的、空间想象的、体态动觉的、人际关系理解的以及自我认识的。这位心理学家把这些智慧说成“多元聪明”。但目前的升学考试,只重视“语言文字”与“数理逻辑”两类智慧的考核,往往要埋没很多人才!下面举些例子说明这种现象。

1983年11月14日,美国《新闻周报》报导这样一件实事:在加罗林群岛,一位帕罗威族小男孩深夜解缆出海,运用其所学天文知识,仅靠头脑中的地图,就可达到几百个小岛中的任何一个。这不是一个才智出众的孩子吗?可是象这样一个孩子,能靠他的航海本领(包含着卓越的空间感和智慧)进入名牌大学吗?也就是说,象这样一种聪明,大学的录取制度无法测定,因此也无法承认。“日本电产公司”创办人——永守重信先生,他的“人才择劣录取法”,很能说明“多元聪明”的道理。1973年,公司刚刚创办,因为规模小,没有竞争能力,大学毕业生都不肯来。他只好从落榜生中,从其它企业淘汰下来的职员中挑选“人才”。说来可笑,他知道,对这些人采取考试方法,根本不能奏效,于是他采取几种与众不同的录取方法:“快吃考核法”——谁吃饭快就录取谁;“大声考核法”——谁说话声音宏亮就录取谁;扫厕所考核法——谁不怕脏就录取谁。谁都难以相信,靠了这一套奇特的“人才考核法”,永守重信竟然使“日本电产公司”10年间销售额增长100倍!企业资金增加15倍!成为日本一家超优秀企业!其中的奥秘就是在于他选用了不少人才。人才——成就了他的事业!这件事告诉人们:不要以为语言文字、数理逻辑方面的智慧欠佳者,就不聪明,就不是人才。爱因斯坦也曾是高考大学关下的败将,可偏偏登上了常人未曾登上的事业高峰!爱迪生只念了3个月的小学,便被老师赶出校门外,但成了大发明家!真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为什么偏要在高考一条窄胡同里憋死呢?请家长和“落榜”者挺起精神来,勇敢地投入新的生活!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