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思缕缕盼夫归
芳芳述 章程记
我有一个很好的工作,有一个讨人喜爱的儿子,有一个在国外工作的研究生丈夫。我的家中现代化的家电一应齐全,别人有的我有,别人没有的我也有。亲友、同志都说我幸福,可我心中的苦恼却少为人知。
我和丈夫青梅竹马,高中毕业后,他在外地上大学,虽靠鱼雁传情,可我们的心却紧紧地连在一起。他考上研究生后,我宁愿牺牲一切,也乐于支持他的事业。我身边的同学、同事都举行了婚礼,组成了各自温暖的家,有了可爱的孩子,尽享着人间的天伦之乐,可我已成了老姑娘,仍在恋爱的道路上游荡。我渐渐发现他成了“书呆子”,学习起来便忘记了一切。有时常常一两个月收不到他的一封信,收到也是三言两语,我受不了这种痛苦,性格慢慢地发生了变化,情绪变得急躁起来。我害怕孤独,他一回来我就不想让他走。4年多的时光终于熬过去了,他毕业后,我们终于有了盼望已久的家。丈夫是搞飞机研究的,他工作十分出色,一年多就出了几项成果。我为此十分欣慰,也感到那漫长等待的价值所在。可是好景不长。就在我为自己有这样的丈夫,有同别人一样幸福的家庭而兴奋时,因工作的需要,单位决定让他到德国工作二年。别人都羡慕地为我祝贺,我的心却乱极了。我怕等待,而等待的生活又摆在面前。丈夫走了,而此时的我已有了3个多月的身孕,我多么需要照顾,需要他的体贴。就这样,在我本该躺在他的怀里撒娇的时刻,不得不又一次地开始新的等待。一年、二年、三年……,现在我的孩子已经4岁半了,丈夫只是由德国转到美国,每当儿子问我爸爸怎么老不回来时,我的泪水就止不住往下流。由于工作的性质原因,我经常出差,我的孩子只得从半岁起就开始入托,喝牛奶。刚3岁就被送去全托。每周一次的接送孩子的任务经常只得由他舅舅代劳。一次,幼儿园孩子的老师问我:“你们是不是对孩子不好?”我说好呀。老师说:“那为什么别的孩子想家时哭着叫爸爸、妈妈,而你的儿子哭时却叫舅舅?”听到这话,我木呆了,伤心的泪水忍不住往下流。带孩子的劳累,生活上的艰难我都能忍受和克服,而生活中的孤独、寂寞、苦苦等待,我实在是无法承受。我不需要金钱、国外高档服装和现代化家用电器,我只要和别人一样同丈夫能生活在一起,互相体贴照顾,同甘共苦度人生。丈夫啊,你何时才能归来,满足我和咱们儿子的感情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