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1年04月11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毛衣·火炉·红枣 读书偶记 图片新闻 风头村无白发人 一对篮球名将的悲欢离合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毛衣·火炉·红枣

——毛主席任延安的三个小故事

霍育三

前不久,我怀着对毛主席的敬仰和怀念之情走访了董尚平,他七十五岁了,是国营宝成通用电子公司厂部离休干部,曾在1942年以后的十多年里,担负着党中央和国家领导人的安全保卫工作。采访中,董老讲述了毛主席在延安的三个小故事。

一件毛上衣

在蒋军对延安解放区进行全面封锁的初期,冬季到来,部队没有棉衣穿,干部战士每人只发六斤毛线,就算是御寒物品。

那时,警卫人员除了肩负保卫工作以外,还要种地、造纸、纺线线,我们警备团每逢开大会,毛主席一般都要参加旁听,自然我们也经常能听到主席的讲话。1944年冬天,我们团开大练兵动员大会,我清清楚楚地记得,主席坐在大会主席台的一则,那破旧的衣服上,右肘下的补丁最大。当我们的刘团长代表全体官兵给毛主席赠送一件毛上衣时,主席站了起来说:“线是你们纺的,我要穿了,就成了‘剥削’你们了。”在雷鸣般的掌声中,毛主席终于收下了我们全体官兵的心意。

火炉的故事

1945年春节前后,陕北接连下了几场大雪,延安的雪夜出奇地冷。时值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准备阶段,在枣园的石窑里,毛主席每天工作到深夜两三点钟,主席喜欢用毛笔写字,累了就握握桌子上那块条形镇纸铁,稍微活动一下,又埋头工作。

一夜,带哨的老兵发现岗楼内燃起了火炉,上面还烤着块大饼,便训斥起哨兵来,这也难怪,当时木炭还比较紧缺。呵斥声惊动了俯案工作的主席,毛主席走过来风趣地说:“哨位上不该吃东西是吧?今天天气太冷,下不为例。”

“可这火炉……”带哨的老兵说。

“请原谅,都是我让送来的。”主席和蔼地说。

两个大红枣

在我们警卫连驻地的西北边是党中央机关的办公地点,中间只有一墙之隔,靠南面是生活区域,当时,主席的女儿和中央其他领导人的子女都送机关办的幼儿园,这些孩子们每天上幼儿园都要从我们警卫连大院经过,记得有一次,主席的女儿从幼儿园回来,正巧中央机关还没有下班,警卫连的战士唯恐影响主席的工作,就在院子里他们栽的枣树上摘了两个又红又甜的大红枣给她吃,她高兴地跳了好高,摆弄过来摆弄过去,可就是不吃,后来在临走时又把大枣还给了战士:“我爸爸说‘不能随便吃拿别人的东西’”。说完,头也没回就跑啦。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