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1年12月10日
头版
01

救救学生

——中小学“三乱”现象扫描

一度时期,中小学学生曾因书包过重、作业量过大,使得不少有识之士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可时隔不久,社会上刮向各企业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三乱”风又渗透到学生的身上,此风愈演愈烈,而导演“三乱”闹剧的竟是学校自身,难怪学生家长们发出呐喊:救救学生!不信,请看下列一组镜头:

镜头一:1991年11月的一天,一位年仅17岁的女学生怀抱农药,眼角挂着泪水,带着一丝愁容含恨离开了人间。

事情很简单,她因成绩较差,家境贫寒,交不起学校的罚款而自杀的。她是某普通中学的初二年级学生,这个学校有个“土规定”:哪个学生的考试成绩低于班级平均分数,少一分罚一块钱。期中考试成绩公布了,她的成绩少于班级平均分一百多分,按道理就该罚一百多块钱。她没有钱,不敢向爸爸、妈妈要,便硬着头皮上学,却一直被拒之于教室门外。

她绝望了,少女的自尊使她走得那样的匆忙,以至于来不及向父母和老师告别一声。假如向老师告别,老师是否不向她要钱而挽留她呢?

镜头二:“你这小子,又买这些小说、科普书了,我和你说过多少遍,功课这么紧张,你应该把精力放在学习书本上,这些课外书籍以后有你看的,而且书都很贵,一本就是三、四块,你爸爸一天能挣多少钱。”一位印刷厂的老工人拿着儿子递给他的书边看边骂。

“爸爸,书不是我买的,是学校老师卖给我们的,他们是替别人推销的,要我们下午上课把钱带去,说要是不带去,就不准上课。”儿子委屈地倚着墙哭道。

镜头三:前不久,我看到这样一张请柬,不禁哑然失笑。

XX家长,第七个教师节到了,为了沟通你和校方的联系,共同抓好学生的学习,我们兹定于9月9日晚7时在学校会议室召开家长座谈会,请你带足30元赞助办学费,准时参加。XX学校。

妙哉,妙哉,前面冠之名日共同抓好学生的学习,然而醉翁之意却在于后面的几个“孔方兄”。不知学生家长们拿到这张请柬是如何想的。

据对某县的11所学校调查表明,这些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三乱”现象,最多的一名学生除开学交足报名费、学杂费外,一学期竟另多交252元,这些钱的来头名目繁多,什么开班费、入学集资费、差生补助费、成绩差额费、救灾费、募捐费、随便吐痰费、乱扔纸屑罚款费、迟到费等等,有个班级要交的费用竟达15种。

“三乱”不仅污染了学校这一文明的圣地,加重了学生家长的负担,也对中小学学生的心灵起着腐蚀毒害的作用。因而制止“三乱”已是一项紧迫的任务。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采取有力措施,制止学校的“三乱”行为。另外,学生家长们也应自觉抵制“三乱”。只要上下协力,人人动手,“三乱”就会被制止,学生就不会受“三乱”的袭击毒害了。 (张斌)?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