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2年02月13日
第2版
02

默默耕耘三十余载 积极开展技术协作

朱万春被全总评为职工技协积极分子

本报讯 前不久,朱万春代表西安职工技协的6万多名会员,赴京参加了职工技协活动兴起30周年纪念大会,并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职工技协活动兴起30周年的积极分子。

朱万春原是西安市第三印刷厂的电工。早在1956年,他就和一位电工技师成立了电工技术学习班,3年发展到150人,编写学习资料11册。1959年,西安第一个职工技术协作组织——电工技术协作队成立了,下设东、西郊和城区3个协作组,活动阵地从讲台发展到了工厂、农村。在文革中,朱万春主动担负起全市职工技协活动的组织领导工作。在他的带领下,电工技术协作队始终围绕着工农业生产建设,完成技术革新、改造20多项,技协队员发展到230人。到1982年,电工技术协作队更名为“电工电子技术分会”,会员发展到650人,还吸收了一批专家、教授和工程技术人员,下设5个专业小组。

时光流逝,朱万春已年过花甲,背有点驼了,但他痴爱技协事业的心依然炽热,一如既往,骑着那辆不起眼的自行车,默默地来,默默地去,只是技协活动的领域拓宽了,除了“攻关、培训、协作”三大任务外,他们在标准化和开发新产品方面投入了较多的力量,在进口元器件国产化上下功夫。

北京环宇电气公司和天津天意电器公司合资引进吸尘器生产线,其中收线开关是进口元件,价钱昂贵,供货不及时。朱万春和他的会员们仔细琢磨,研制开发,终于使这个元件达到国产化,一年可节约外汇24万美元。我国有43个厂家使用晶体游轮,全是进口货。朱万春同他的会员们瞄准了这个目标,要进口为国产。他上北京、下四川,不顾身患高血压病,边服药,边工作。经过一年的努力,终于获得了成功。在13个使用厂家中,9家反映:比进口的质量还好,已有12个厂家订货,一个新产品上市。

(秦生贤)?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