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的钓鱼台
赵广存
陕西省宝鸡县境内有条河叫潘溪河,河上有一葫芦形的山谷叫凡谷。钓鱼台就在这凡谷之中。它因三千多年前的名士姜子牙垂钓而得名,是陕西省的旅游胜地之一。
子牙姓姜名尚,字子牙,号飞熊,是东海上(今河南许昌)人,在商纣王手下做名下大夫。他看到纣王无道,便愤然出走,在距西岐城不远的潘溪河上的凡谷隐居,整日双膝跪石,垂钓于兹泉之上。那时,他已73岁。垂钓10年之后,在他83岁时,被文王访到,车载而归,拜为国师。如今,钓鱼台周围那满坡的柏树,传说是他当年亲手所种。
唐朝贞观年间,在当年子牙垂钓之地修建了太公庙,栽了四棵柏,那庙经后代多次修复,今天更加辉煌壮丽,那四棵柏树今天参天而立。现在人们所说的“四柏三间庙”,就是指它。
唐朝上元九年(公元七六〇年),朝庭及诸位名人在此广修庙宇,塑造了太公、文王、三清诸神金像,同时,形成了每年一次的钓鱼台庙会。后历代仰慕,不断翻修,香火不绝。
文革中,钓鱼台遭到严重破坏。近年来,特别是钓鱼台被省政府列为我省旅游胜地之后,钓鱼台被修复一新。现在,钓鱼台以妩媚绰约的姿态,呈现在游客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