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3年01月19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鸿雁从心底飞出…… 新春话灯谜 图片新闻 癸酉新年 我的“最”字观 “祭灶”云云 新春联 路 舞厅随笔 明月松间照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新春话灯谜

王祥玉

灯谜,就是贴在灯上的谜语。就它产生的时代看,谜早灯晚。谜语的前身称“瘦词”或“隐语”。据《楚世家》记载,楚庄王上台三年,没发过一个号令,老臣伍举很焦急,就对庄王说:“楚国最高的地方落着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也不叫,不知是什么鸟?”庄王明白此话是在激励自己,就说:“三年不蜚,蜚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于是临朝理政。伍举的话就是“隐语”。刘勰在《文心雕龙·谐隐》中说:“魏以来,君子嘲隐,化为谜语。谜也者,回互其词,使昏迷也,或体目文字,或图象物品。纤巧以弄思,浅察以玄词,义欲婉而正,词欲隐而显……虽有小巧,用乖远大……岂为童稚之戏谑哉。”刘勰所说的“隐语”就是让人猜测的“谜底”。

谜语和灯的结合始于南宋。当时有人以绢灯剪写诗词,寓讥笑,多画人物,藏头隐语,戏弄行人。而且备有奖品。先用鼓儿响贺,然后聚人猜谜。一时遍及城乡,灯与谜便结合在一起了。千百年来在流传中不断丰富发展,出现了数以万计的妙趣横生、脍炙人口的佳谜和制谜、猜谜的名家高手,并逐渐出现了灯谜专著。宋朝有《戏文》,清朝有《俞曲园灯谜大观》。特别是民国初年有个姓李的文人编著的《谜海》,收集了两万多条灯谜,可谓洋洋大观,谜林之最。

灯谜的内容不受限制,形式亦灵活多样。大体可分为物谜和字谜两大类。物谜在灯谜中占着相当地位,从天文、地理、人名、物名、器具到花鸟虫鱼,无所不包。字谜的范围稍狭,有单字谜、双字谜和成语谜等。

猜灯谜是讲究格式的。制谜和猜谜都要遵照一定的谜体和谜格。大致可分为:会意、离合、别解、象形、谐音、意外、假借、扣字等八种谜体。至于谜格那就太多了,诸如:秋千、卷帘、求凰、齐飞、系铃、脱帽、解带、加冠、纳履、白头、粉底、双钩、折腰、集锦等四十余格。

猜谜是一种比较复杂、多变、曲折的思维活动。初学者大都觉得难以下手,无从捉摸。其实,只要掌握它的规律,勤思索、多推敲、常实践,再加上具有丰富的文史知识,就一定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久而久之也就变成了猜谜的行家高手。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