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3年02月27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和刘心武对话 图片新闻 “摄影,是我的生命” 无 题 神功元气袋,OK! 神奇裹肚疗百疾 今日咸亨酒店 小鸭 国宝之光(连载) 图片新闻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今日咸亨酒店

文/王黛

在鲁迅先生笔下,孔乙己常去光顾的咸亨酒店,位于都昌坊口西首。自然,那是旧时的地名,如今已改成了鲁迅路。咸亨酒店即座落在鲁迅路中段。

这是一幢南方城镇常见的那种旧色木屋,单开间门面,屋檐下悬挂着一块木质横匾,上书“咸亨酒店”4个大字。当街是一个曲尺形柜台,台面摆着茴香豆等各种下酒菜,与街面垂直的直柜台下放着朴拙的陶制酒坛子,直柜台靠店堂里面的一端竖着一块青龙牌,上书“太白遗风”4个苍劲古朴的大字,当年鲁迅先生笔下的短衣帮及穿长衫者中孔乙己之辈落魄者,就是站在青龙牌下喝柜台酒的。陪同我参观的区文化馆的老何说,现在的咸亨酒店是1981年9月为纪念鲁迅先生诞生100周年,按原来的格局重新开设的。历史的车轮在这期间又前进了十分之一世纪,酒店没再修缮,因而略显陈旧。

我们跨进咸亨大门时,正是晌午时分,店堂里挤得水泄不通,里面座无虚席,曲尺柜台下还蹲着几位边吃边喝。

老何领着我好不容易挤到后堂,找到酒店经理阮凤英。这位女掌柜40挂零,尽管已是“半老徐娘”,却是脸上不见皱纹、两鬓没见一根白发,双乳高耸,体态轻盈,看得出来,年轻时是极标致的。只见她腰系一方蓝底白花围裙,留着齐耳短发,站在店堂正中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会招呼进店者“里边请”,一会请离去的游客“下次再来”,一会又招呼服务小姐为某桌上酒菜,俨然是场上指挥。听着她那京韵十足的应酬,看着她那精明能干的麻利劲,我忽然觉得她很象《沙家滨》里春来茶馆的老板娘阿庆嫂。老何把我介绍给“阿庆嫂”,请她对付两个座位。她擦擦汗,喘着气说:“实在抱歉,地方太窄,人又太多,只好委屈你俩先站一会,容我设法。”说完,在桌子间穿行几趟,一刻钟后,给我们匀出了两个座位,引我俩坐下,交代服务小姐上酒菜,尔后乐观地说: “眼下店堂面积200平方米,太小了,我们正打算将后面部分扩大,扩大到400平方米,下次你们再来,请你们入雅座。”

“看来生意非常红火?”我切入正题。

“那还用说,生意一年比一年好。”阮掌柜眉飞色舞,满脸得意的神气, “外地游客来绍兴,没有一个不来咸亨喝二两的,不喝酒的也要来吃一碟茴香豆。这两年,港澳台同胞及外国友人逐年增多,到目前,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光顾过。我们也是外向型企业,大把大把的赚外国人的钱呢,不赚白不赚。”

“去年赚了多少?”

“不多,一万出头兑换卷,全年纯利润4.4万。今年1至9月已超过4.5万了,估计全年能超过6万。”

说话之间,绍兴黄酒上来了,咸煮花生米、茴香豆等也出现了。

“茴香豆!”我们不由得来了情绪。

“是买的成品吗?”我想起了上海城隍庙的五香豆。

“不,是我们从农村收来蚕豆自己做的。”

“卖得动吆?”

“好卖得很,来这里的顾主没有一个不吃茴香豆的,有的临走还要带上几包,袋装的一天可卖700到800袋,坐堂小吃的一天也要吃七八十斤。”

“孔乙己长久没来了吧?”我想起先生的小说里咸亨酒店的掌柜的念叨。

“来,几乎天天来。”阮掌柜话音未落,忽听后面传来一阵哄堂大笑,急忙回头一看,我几乎怔住了:这不是孔乙己兄么?真是提起曹操,曹操就到。只见他还是穿那件洗得发了白的青布长衫,头上戴一顶破毡帽,正站在青龙牌下,神情紧张地守护着曲尺柜上那碟属于他的茴香豆,而周围却伸着几只手在乞讨,急得他只好伸出右手张开5指盖住碟子,一面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就在这时,只听得快门“咔嚓”一声——原来是几位香港游客正在拍古装像。

一笑之余,我忽然想起,在鲁迅先生的笔下,长衫帮是从不戴破毡帽的,只有阿Q、闰土之类短衣帮才戴,不知是港客疏忽,还是孔乙己越发潦倒了?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