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3年02月27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和刘心武对话 图片新闻 “摄影,是我的生命” 无 题 神功元气袋,OK! 神奇裹肚疗百疾 今日咸亨酒店 小鸭 国宝之光(连载) 图片新闻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国宝之光(连载)

荏苒 晓寒 方美

他说,每个官都象一味中草药,只有综合配伍才能为社会机体平衡阴阳,调养血气。想被重用,你得合时而来,成为如法炮制的一味。不然,便如孙思邈所说,徒有药名并无药实,与朽木无殊。不但于社会无益无补,反成为臃赘。

在户县、咸阳,不论职务高低、官大官小、平民百姓,凡是有求于他的,他都热情奔波,竭诚相助。因而被赞誉为有德有才、年轻有为的后起新秀。早在1980年前,户县一些有影响的干部就曾称他为“德高望重的干部”。

精神升华

流传说,三十七八等提拔。

1986年刚满36岁的来辉武,在党校深造之后,带着丰收的喜悦,热情满怀地回到户县时,却不但没有被重用,反倒失掉了发挥才能的机遇,他烈火般的热情被泼了一瓢冷水。来辉武碰到人生旅途的第一个坎坷。

人,从呱呱坠地到离开人世,总是在欢乐与悲哀、幸福与痛苦、高兴与忧愁、顺利与艰难,甚至在血泪、火海中度过的。人生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有政治的、事业的、追求的、前途的、爱情的、生活的、疾病的,等等等等,还有说不清的七灾八难。在唐僧西天取经的神话故事里,不是也有九九八十一难嘛。来辉武在这艰难的人生十字路口犹豫、徘徊、发愁了。

父亲严格的家教,农家生活的熏陶,人生的某些体验,以及三年中医、中药刊大的学习,使他养成一种怪僻的秉性,遇事老爱在祖国古老文化的宝库中寻找答案。看看炎黄子孙的先哲圣贤们,当他们困厄潦倒时,是怎样从失意悲愤中得到精神的解脱、重新激励振作的。他是个普普通通的三秦汉子,可先哲圣贤的精神、品德,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啊!

楚国的三阊大夫屈原,在与贵族斗争中被削职为民,逐放于汨罗江岸。在失落潦倒的悲愤中,依然深入人民,了解人民,歌颂人民,写出了伟大的诗章,成为我国最早的伟大爱国诗人和世界文化名人。

西汉的太史令司马迁是三秦韩城人,因为同僚争辩而被免职人狱,经受了残酷的腐刑,仍然念念不忘著书立说。他的《史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通史,开创了传纪体的先河。

还有孙子、吕不韦……等等。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

在那些心烦苦闷、孤独寂寞的日子里,来辉武在陋室里徘徊,在我们民族文化宝库里遨游。他向先哲请教,和圣贤交谈,向他们质疑,请他们答辩。他的心灵和先哲们的心灵碰撞了,闪现出点点火花,一点点一束束的火花。这火花是精神营养,是巨大的力量。他失落的心得到了安慰,惆怅的情绪宽松了些,苦恼的思想解脱了些。

夜深了,古城马路上的人流车往停滞了,人声喧哗没有了,隔壁电视机的音响关闭了,热闹嘈杂的大千世界暂时宁静了。他从斗室的二屉桌前站起身,在仅一席之地的空间踱来踱去,他瞅了瞅桌上、床上和简陋书架上、箱盖上堆满的中医药书刊。这是他独有的小天地,象是狂风巨浪中一个安宁的孤岛,又好似千里沙漠中一块诱人的绿洲。在汹涌澎湃的生活激流中,只有这间斗室是属于他的。他从中医古典著作中得到新的启示,会心自得地笑了。并自言自语说:“中医学理论真个妙,说是治病,也是治世;为人治病,也为自己;可医肉体,也可医灵魂!”他把中医书往桌边推了推,从书堆里翻出一本《老子》来。老子是春秋时代的大思想家,道教的祖先。他朴素的唯物辩证观点对我国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老子曾从河南来到陕西在楼观台传经授道。来辉武专心致志地看着看着,耳旁似乎有楼观台隐隐约约的钟声在回荡。他嘴里念出声来: “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嘿!他重重地拍了一下大腿,高兴极了。猛地站起来,他一连把老子的话念了三遍,一遍比一遍高,一遍比一遍快,第三遍几乎是引吭高歌了。

后来他还专程朝拜了楼观台。这里南依秦岭,北临渭水,竹林茂荫,风景秀丽如画。来辉武一口气攀登上楼观台的主峰。往西,在太上老君庙后的悬崖上,有个黑咕隆冬的洞穴。据《周至县志》载:此洞左壁有个石穴,不断有阴风溢出,透骨渗髓,凛冽不可久留。这就是老子用来炼长寿永生仙丹的炼丹炉。他在说经台徘徊了许久,似乎在聆听老子说经传道:“无为自化,清静自正!”那里有八角亭,有赵颉手书“上善池”的墨迹。旁边有一小水池,泉水从石雕龙口中喷出。此泉传说有二:一说老子有一天柱了拐杖来到此地,他把拐仗插在地上,用七香草化作美女,借以考验其弟子学道是否虔诚。插拐杖处变为一股泉水,称作“化女泉”。二说,元代周至流行千年不遇的瘟疫,死者无数。老子托梦,让人挖出此泉,凡饮泉水的患者,不过半天就康健如初。

(五) (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