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依靠科技闯市场
——陕西三原美乐食品机械厂厂长韩潜虎
路高信倪颖基
他,没有太高的头衔,仅仅是县里一位农民企业家,却千出了令人瞩目的业绩。
他,就是陕西省三原美乐公司食品机械厂厂长韩潜虎。
43岁的工程师韩潜虎,1978年后,先后协助公司总经理郭建民,开始了改革粉碎机、水泵等农用机械和乳品机械的研制工作,取得了多项成果,他理所当然的成为乳品乳机车间的主任。
1985年公司设立分厂时,党总支书记兼总经理郭建民,论功行赏,果断提拔他为美乐公司龙头企业——食品机械厂厂长重任。韩潜虎不负众望,按照公司和郭建民的决策,根据赴沿海和西南等地考察的启示,果断作出了生产乳酸、琼脂、果汁、淀粉、豆粉等设备的决策,打响了依靠科技开发系列新产品的硬仗。
在郭建民率领下,韩潜虎身先力行。经过半年多的科技攻关,单一的乳品机械被一机多能的食品机械取代,在西北地区第一个把奶粉厂生产变为一年无淡季,为产品上品种,成体系创出了一条新路子。继1984年北展成功后,1985年二返长安,在国家机械工业部举办的全国食品机械和包装产品展销会上,该厂生产的食品机械产品,成交额652万元,占大会成交总额的五分之一,在参展的250多个单位(包括国营企业)中遥遥领选,名列全国之首,盛享“国内一流产品,一流质量,一流服务”的殊誉,创造了我国食品机械工业发展史上的奇迹。
韩潜虎依据市场动向,用户需求,吃住在厂,从1991年4月开始,经过长达半年之久的多次设计和试验,终于研制成功了“三效蒸发器”。产成品投资仅是引进设备的无分之一,节能效果比泽效蒸发器节约三分之二,打破了连不少专家都摇头的国内不能一步浓缩到高粘点物料的常规,一跃成为国内首创产品,替代进口。1992年元月正式投产,仅此一项,年终就变魔术般的完成下业产值500多万元,创利税60多万元,约等于1991年完成上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的总和。
为了增强食品机械产品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韩潜虎率领全厂职工,别出心裁创立了一个以食品机械研究为中心,厂内厂外技术力量相结合的新型科研机构——食品工业机械研究所,总投资80多万元,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的五层办公大楼,威风凛凛的展现在人们眼前,大大增强了食品机械不断创新、创优和研制、开发的后继能力。
早在1983年至1985年,韩潜虎积极支持和协助郭建民,信心十足的花了五万元一笔钱,频发广告,应者云集,经过考试考核,选优录用了15名工程师,4名助理工程师,159名四级以上技工,大大提高了职工素质。同时通过与技术人才建立技术协作,付给一定的技术咨询费等途径,先后与轻工部高级工程师、上海轻工设计院工程师等89名科技和管理人才,建立了定向联系,帮助本厂进行食品机械的设计、审订、诊断工作,提供国内外最新技术。
1987年后虽遇到银根紧缩,机械产品市场疲软的严酷现实,但在上述人员的作用下,公司和分厂果断走上了“依靠科技进步,向质量、品种要效益”的路子。经过全厂职工夜以既日的实干苦干巧干,先后填补了我国三项技术空白,摆脱了困境,使该厂在原6大类98个品种,140个规格的机械设备制造的基础上,发展到目前254种系列配套设备的制造能力,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领域更为广阔。为了促使食品机械产品进等升级,加快市场国际化的步伐,韩潜虎顺应形势,狠抓机遇,拍板定案,又一次投资5万多元,招聘“自动控制”、“化工设备设计”、“机械设计”、“制冷”、“食品工艺”等专业方面的工程师8名,助理工程师7名,四级以上技工31人,从而将原乳品、食品机械等开发制造的触角,沿伸到医药、化工、沙棘油保健食品等领域,大大增强了依靠科技创市场的应变能力。
为了增养更多更好的“乡土型”人才,改变在乡镇企业中存在的高能低智现象。自1978年以来,公司和该厂就累计投资30多万元,坚持每年举办两期职工培训班,先后选送了30多名思想较好,素质较高,具有发展前途的青工,赴大连工学院、西安机械学院等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代培或深造,聘请教授、专家等61人次来厂讲课,招收12名大学生来厂就业。目前,全厂501名职工全部得到论训,平均工级达3.5级,拥有员级、助理级和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24名,先后完成了54项更新改造项目,累计为占陕西79%,全国22%的30个省、市、自治区的有关厂家,筹建和安装食品、乳品、医药、化工等生产线500多条,设备3800多台套,出口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国和地区,始终占据名扬中外的左右臂之一。1992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20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1012万元,创利税107万元,稳座我国乡镇食品机械工业规模最大,产值最高,贡献最多的“头把交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