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3年11月23日
第3版
03

母思子子盼母六十春秋

孙中山女儿难“圆”见子梦

孙中山先生和原配夫人卢幕贞生子孙科、女孙诞和孙婉。长女孙诞未成婚就病逝了,二女儿孙婉与戴恩赛结婚。然而,孙婉在与戴恩赛结婚前曾有过一段隐秘而不幸的婚姻为世人鲜知,终使她60年难圆见子梦。

1914年孙婉在美留学时与在哈佛深造政治学的湖南籍留学生王伯秋喜结连理。1916年孙婉生女王蕙。1919年她和丈夫携女返国途中生子王弘之。孙婉婚前知道王伯秋在南京已有妻室,但后来当孙中山先生闻悉后,他决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去做小妾,要求女婿与原配离婚。而王伯秋母亲则对孙中山要自己儿子与原配离婚作为同意这门婚事的前提条件,坚决表示反对。这样,孙婉和王伯秋不得不分手,儿女由王伯秋扶养。这样,女儿王惠刚3岁,儿子王弘之才几个月。

1921年孙婉与戴恩赛在澳门结婚,夫妻恩爱。生女戴成功、子戴永丰。然而,孙婉仍时时思念离别的儿女,天长日久,她竟得了一种病,发作起来常昏厥。她曾多次主动与王伯秋联系,希望能将儿女接到自己身边,但遭到王伯秋父母的反对。她考虑到老太太思想封建,带走儿子不行,就提出带女儿,但也未能如愿。1929年孙婉将随戴恩赛赴巴西做公使夫人,出国前,她又写信给在上海的王伯秋:“我们虽然离异了,但孩子仍是我们的亲生骨肉,我很想念他们,我希望能看看两个孩子。”并相约在上海先施公司屋顶花园见面。这回,孙婉又因王伯秋母亲的反对而未能见到儿女。

王弘之直到从上海东吴大学毕业后才得知自己的生身母亲就是孙中山的二女儿孙婉,孙中山先生就是自己的外祖父。但他又获悉:“你母亲已经不在人世了。” “文革”中,在上海财政金融学校任教的王弘之,正在挂牌批斗,监督劳动。有一天他突然收到姐姐从香港的来信:“现在我在妈妈面前,妈妈非常想念你,希望你赶快来会面……”王弘之得到母亲尚在人世,泪如泉涌。在那动乱的岁月中,他把信交给组织,请示要不要复信,结果没了下文。

1978年正担任华东财经系统六省一市中专学校语文协作会议执行主席的王弘之,突然接到老伴来电:“香港来专人找你,明天约在锦江饭店见面。”来者是王弘之未曾谋面的表弟。他说:“你母亲托我特来上海看望你,顺便拍张照带回去。”不久,王弘之的同母异父妹妹戴成功又来看望王弘之,她说:“妈妈叫我来,再想看看你的近照。妈妈很想念你,要我带你去香港和她见面。”因王弘之工作忙难以脱身,相约7月放暑假后即去香港。不料,年逾八旬的孙婉思子心切,想到即将与梦寐以求整整60年的骨肉团聚,因激动血压骤升而于6月3日溘然长逝,距与儿子相聚的日子只有一个月。王弘之突闻噩耗,悲痛欲绝。他多么希望能赴澳门见亲生母亲最后一面啊!结果,他只能发去一纸唁电而抱恨终生。

(新摘自《周末风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