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给晚八点半
张秦
今晚八点半,天无月,地无声,中央台的“今晚八点半”专题节目已开播。自个儿坐于写字台前孤独自忧,耳朵儿边不时地回荡着几位工会主席的“三棰两梆子”,可谓来自“地方台”的咏
在秦地,离实行公务员制度还差杈把长一截儿,可在工会内部却“过敏”得厉害。某地总工会曾提出:“我们总工会要带头以会养会,动员和分流一部分同志出去办实体,为工会寻找生存的基础……”该总工会主席也曾找个别有经济脑袋的哥儿姐儿们商议,可大伙儿的反应太使他失望了。100%的同志认为:马上要实行公务员制度,实行高薪水,谁愿坐失良机?也有人说:“在这时候胡骚情,太没远见了!”甚至有一个年轻工会干部振振有辞:“反正咱是吃财政的,谁去实体谁招祸!”……于是乎,决策“搁浅”,方案“失恋”,二十几个老中青依然挤在一间大办公室里干半天谝半晌,谝完了看报,看毕了逛街道。工会主席有点小生气地对我说:“……即使将来提工资实行公务员,但我们还是吃的财政呀!财政有多少让咱吃?咱自己不想办法为工会争气,将来咋办呢?”但大伙不吃他老人家那一套,甚至有人说:“我宁愿在工会里扫地提水,也不愿去冒险!”
“信念不变,队伍不散”!这是改革中上级工会提出的“最低”要求,可到了下边却让人心凉半截子。一家公司拥有14个基层单位,工会会员800有余。早在80年代,该公司自上而下,工会网络严严密密,可到了90年代,这张皮实的大网接连出现了一个个大豁豁。有的基层企业没有了工会负责人,有的让会计、出纳兼管,有的压根儿就“改革”掉了“工会”这个概念。于是乎,会费收不上来,活动无人管。作为“光杆司令”的公司工会主席一身兼了十几职,忙里偷闲“顾问顾问”本业工作,却被基层企业领导“将”得咯儿咯儿的:“现在眼看着职工连饭都没了,还要什么工会呢?”这位主席叹息日:“经济热,工会冷,太不正常了!叫我能有啥法子?”
王君在工会王国里干了13载,今儿个总算经职代会通过,他这个“非法主席”名正言顺了,心情仿佛当年热恋一样处于极佳状态,心里算计着上任后的“三把火”。可兔子压根就没在窝里卧,第一把“火”就叫人家给扑灭了。他主动向领导汇报计划举办几次有意义的大活动,可人家领导说:“当下经济任务很重,年终恐怕都难完成上级下达的经济指标。咱们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多出利润,少开支些……!”石头碰鸡蛋,王主席被碰成了“软蛋柿”。他没好声气地对笔者说:“看来工会只能给人家提开水倒炉渣了!”
“工会改革太被动了!”此乃某地财贸工会主席李君的肺腑之言。他遗憾地说:“工会究竟咋改呀?大家没有发挥出主观能动性,还在等、靠、要!”是呀,国家对工会工作改革有方案,对工会办实体有政策,可我们一些工会还没有多大起色。难怪这工会主席预言:“再被动下去,工会就会被企业的主人翁们遗忘!”虽然此言有点夸张,但亦有一定的理儿!
“地方台”的叹息掷地有音,令人深思。
林林总总的工会组织“到头谁似一盆兰?”
大大小小的工会主席何时念尽叹息经?
“明明白白我的心”——工会要生存,工会要发展!
“其实你不懂我的心”——工会是咱的大老亲,主席是咱的贴心人!
今晚八点半,扛起拙笔自感自叹,但愿“工”字号“买卖”能有个金黄的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