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3年12月02日
第3版
03

股份制重在转换机制

王辑

工友们,今天由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宋养琰讲推行股份制的主要目的和企业经营机制系列性转换的主要表现。

我们之所以要大力推行股份制,其主要动因和归宿,并非在于集资和融资,而在于在实现产权关系系列性变革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经营机制系列性转换。

产权关系系列性变革集中表现在“两个转化”、“两个分离”、“两个融合”上。“两个转化”,就是由原始产权到股权的转化,和由股权到社会产权的转化;“两个分离”,就是股权与法人产权的分离,和法人产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两个融合”,就是产业与金融业的融合,和法人产权之间的融合。这些都是在股份制组建和发展过程中所进行并完成的产权关系的“革命”,因而必然要相应地引起企业经营机制系列性转换。这种转换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其一,实行股份制,可为企业构造一个作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所必备的具有基础地位的机制——自主机制。实行股份制,完成了由原始产权到股权和由股权到法人产权的转换,这样不仅在公司内部包含着多种不同的以明确的股权而存在的产权,而更重要的是公司之间都成为彼此当作外人看待的各自独立的经济实体。自主权的核心部分是决策权。股份制的实行,把全部决策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企业想干什么,只要对企业有利,都可以自己说了算,这样,企业就可指挥自如了。

第二,实行股份制,可为企业构造一个作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所必备的另一个具有基础地位的机制——自负盈亏机制。在传统体制下,企业既不负亏也不负盈。股份制则不同,如股份公司的盈利,除了纳税、还贷、分红外,都是公司的;公司的全部法人财产都是负亏的经济基础。有的企业为了使自己具有更强的负亏能力,还在盈利中作进一步地具体安排。为了保证股东权益不受侵害,每年从公司税后利润中提取5%作为基金储备金,直至提到相当于注册资本的10%为止。若导致其总量低于注册资本的10%时,则继续从利润中提取。因此,实行股份制,可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自负盈亏的问题。

其三,实行股份制,可以有效地增强企业财产保值和增殖机制。在传统的国有企业中,产权关系十分模糊,国有财产的保值都没有保证,哪里还谈得上增殖呢?实行股份制,确定了产权所有者的责任,股东为了自己的财产保值和增殖,必须切实履行好自己的权力,选举能人来充当董事和经理。如果经营不善,还可用“用脚股票”(指卖出股票)方式对经营者施加影响,或另选能人来替换经营者。同时,国有股权的所有者,已不再是各级政府管理部门,而是国有资产管理局或投资公司。只有这时,巩固和发展国有财产,才有可靠的保证。

其四,实行股份制,可以强化企业对职工凝聚力的机制。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有一条基本原理:财产利益是人类最根本的利益。所以,在公司内部,设立职工股十分重要。它可以使职工“以股连心”与公司结成命运共同体,强化公司的凝聚力和团结力。有人说“一股连心、十股连筋、百股连身”,这话是有道理的。

(待续,第二部分见12月16日本版)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