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一点“性”多一点德
杨新寿
当今文坛,写性文k拍性照,以性来招徕顾客,几乎呈现出一种“汹涌澎湃”之势。试看街头书摊,那些所谓的通俗文学,十个有九个都是在性字上作文章:封面是几乎全裸的美人图,内容几乎全是杜撰的一篇篇写色性的丑态毕出的艳文。面对这些“杰作”,不知“创作”者们是否考媳通过对社会、对青年所起的作用。
当然,长期以来,对于文学作品中的性描写,一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或褒或贬,莫衷一是。固然,视作品中的性描写为洪水猛兽,不加区分地横加指责,人为设置禁区、不准越雷池半步是不对的。因为自然赋于人类以七情六欲,作为反映生活的文学,当然避免不了性的描写。在文学史上,诸如《红楼梦》《水浒》《三言两拍》等不朽名作,并没有因为描写了性而影响这些名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但是,时下一些作者,在赵公元帅的推波助澜下,为了追求“孔方兄”,完全忘掉了一个作者的社会责任感。藉手中一枝桃花妙笔,搜罗社会生活中的垃圾,任意杜撰性的情节,无限止地渲染低级趣味,一段段令人作呕的文学,把人描写成牲畜一般。这些赤裸裸的性的描写,如今似乎已从那些非法出版物中羞羞答答地走了出来,堂而皇之地在一些正式出版物上登场,显身于书摊,招摇于闹市,走入城镇乡村,实在为害非浅,使不少涉世未深的少男少女受其毒害而误入歧途。据报载的一件真事:一位工程师的正在念中学的女儿,由于读了某作者的性文学作品,结果论为街头娼妓。为了报女儿堕落之仇,这位工程师萌生要对某作者施行“血的制裁”。他悲愤的诅咒:难道写这类文字的人都没有子女吗?这位工程师发出的厉声责问,是很值得热衷于写性的作者们扪心自问的。其实,这类作者断不会个个都无女子的,也不是不知道他的作品对青少年的毒害的。据说,文坛上就有这样一件轶事:一位作者每发表一篇性文学作品,当编辑部寄来书样时,他总是立即将样书锁入书橱,秘不示儿。一次,他的宝贝儿子趁他外出,撬开书橱,正在诵读之际,他却突然回来了,于是,儿子便招致一顿严历的“教训”。由此看来,这类作者似乎鉴别能力并非受损,他深知自己制造的是“精神鸦片”,所以才严格禁止儿子品尝。然而,他们都昧着良心把这些“鸦片”送给他人子女“品尝享用”,这又于心何忍。
“文章千古事”。中国文人历来是珍重文字的。大部分作者虽然不求自己的作品“藏之名山,传诸后世”,但祈愿它于世无害、于人有益却是起码的要求。但愿那些作者在写性之类作品时,务必莫要忘了那一双双真诚、热切、雅嫩的少男少女的眼睛,莫要忘了“可怜天下父母心”,更莫要忘了社会主义大业。树立社会责任感,少写点“性”,多一点德。与此同时,也希望扫黄不要仅限于书摊。教育广夫作者为后代着想,倒是一件值得注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