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3年12月28日
头版
01

长痛不如短痛

岳创社

国有大中型企业向何处去?毫无疑问,大多数企业认清了道路,已经通过深化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而适应了新的经济形势,走向兴旺发达。但仍有许多并非没有前途的企业,却左观右望、迟疑不前,还需鼓起绝大勇气,走一条长痛不如短痛加快加大改革步伐的路子。

几年来,国家为我们实现从旧体制到新体制过渡勾画出宏伟蓝图。但仍有一些企业不能适应新旧体制的转变,没有认识到新体制与企业的关系,缺乏参与竞争的主动性,使企业处于半死不活之中。这些企业并非不想改革,而是一接触实际就感到手心手背都是肉,哪儿也改不成革不下来,再者其本身对政策还抱有幻想,认为国家不会丢下自己不管,使其坐失良机。而这些企业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企业机构重叠;个人工作量小、劳动强度低;养活着一批闲人。再者,企业内关系网林立;基础管理混乱,人浮于事、人心涣散,由此造成内耗严重,产品质次价高,流动资金周转失灵等等要命的弊端。“亡羊补牢”,时犹未晚,长痛不如短痛。改变这些弊端,首先要认清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区别;要彻底地破除依赖政府太平经营单一封闭的观念;要有一股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置之死地而后生,破釜沉舟的拼搏神;要时刻明白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应处于什么状态下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其次要紧紧以体制转变为中心,对企业进行精简、整顿和调整,杜绝一切不合理因素,完全适应新的经济体制下新的生产方式。要下决心对库存产品,按不同年限,不同品种、规格,可使用程度进行分类削价处理。要利用全员有奖销售和督促销售部门把这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从客观上看,国有大中型企业本身具有着雄厚的经济技术实力,只要能够扬长避短,改变观念,转变机制,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深化企业改革,把长痛化为短痛,就一定会摆脱困境,加快走出低谷的步伐。 (作者系陕西第一毛纺织厂细纱车间职工)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