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4年01月06日
第3版
03

“一白万”中的心血

——安铁分局治江桥工段机加工班见闻

听说治江桥工段修配所机械加工班8次被安康分局党政分别评为先进党小组先进班组;工长蔡富平也被授予和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路局标兵,便前去采访。

一个只有11个职工,最高文化水平是技校毕业生的工班能生产出钻机,而且能比“洋”钻机效率高,省钱。此事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

1993年年初,安康分局把汉江二号桥桥墩加固工程的施工任务交给治江桥工段。段上原有的“洋”钻机(黄河钻机)常出故障,修理费每次要花上万元,可也效果不佳,工程进展缓慢。段上决定买两台钻机,可是这要花60万元。老蔡主动提出自己设计制造一台。可他们十来号人没有人经过专门培训,也没有图纸,边查资料,边搞设计,边生产。20多天,一台8米多高的龙门式钻机真就屹立在院内了。用到工地以后,还真绝了,7天打出一口直径1.2米,深33米的桩井,比“洋”钻机工效提高两倍,而且每孔配件费少花两千元,职工们亲切地称之为“治江一号”,随后他们又制造了“治江二号”,两台钻机他们仅花12万元,节省资金48万元。

段上大修换轨要用收轨车,为了不误工期,他们过年也都赶到车间,干上了,没有怨言,没有牢骚,用上他们生产的收轨车换轨职工由40人降到只要4人,一小时收轨800米以上。为段上节约机械费30多万元。

他们1993年为段上节约资金100多万元,他们是怎么干的?能省这么多钱?在他们的车间,院子里转了几回,我在寻找答案。段上打入“冷宫”的机具,他们都收了起来。报废了的柴油机、水泵、钢轨他们都一一“量体裁衣”,硬是从里面挑出那些还有用的零件,组合成新机器,报废的卷扬机经过重新设计又变成了一台新的卷板机,废火车轴变成了钻头。

很能和蔡工长这个绥德汉子侃到一块儿,便去他家转了一回。满满的一书架,全是《钢筋结构》、《机械原理》方面的书。老蔡很直率地告诉我:“我初中毕业就参加工作全是现炒现卖,边学习,边设计,边加工,象搞钻机这一摊子,都是书上学,自己又改进的,只图咱工人操作简单,出效益。”听他们的车工汪成明告诉我:“有好几家三资企业都高薪聘请老蔡这“土”专家,他就是不去,那边收入可比这里丰厚多了。”问起老蔡,他说是有这事,他舍不得他那几个兵。 

1993年10月9号,汉江二号桥工地钻头坠入23米深的桩井中,且斜插井壁,随时有塌方危险。施工人员请去汉中地区各工程部门专家,都直摇头,说是报废了。老蔡一句:“让我们去试试。”便领着他的几个兵赶去支援。我便也赶紧挤上汽车跟着去了。

连续5天5夜,这些“土”专家把钻头捞上来了,浑身上下一片湿,人称“牛娃”的胖锻工刘贵红就势躺在工地旁湿漉漉的草袋上打起了呼噜。他们用自己辛勤的汗水为段上节约了又一笔开支。

粗粗算来,这个小小的工班,1993年为段上节约资金100万元以上,超额完成工时3500个,生产钻机、收轨机等大型机具20余台,修理水泵及加工其它小型机具3000余件。

和他们段党委书记方长庚的谈话总是缠绕在我的脑海:“这个工班有五名党员,都能带头工作,大家团结一起拧成了一股劲。你看,他们的奖状挂满了墙……”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