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4年01月15日
第3版
03

“把温暖送到一线击!”

——记西安市总工会“送温暖活动”的第一天

殷勤

元月8日,新年第一个逢8日,人们俗称为吉祥如意的日子,古城西安的一些商店、公司点燃了开业的爆竹,敲响了开张的锣鼓。此时西安市总工会一辆白色的面包车迎着凛冽的寒风出发了,车内坐着市总主席马瑞仙、副主席陈忠和几位干部,他们可不是去参加开张庆典,而是去黄河棉织厂看望职工。

汽车离开喧闹的城市向郊外驶去,车内马主席向大家宣布了几条约法:“我们今天到了厂里要作到不吃饭、不喝水、不进办公室、不听汇报,要到车间、到班组,把温暖送到一线去!还要到职工家中,看看职工的生活情况。”

说话间,车到了黄河棉织厂。这个以床单、毛巾被为主导产品的国有企业,曾是西北轻纺行业的“一枝花”,今天这个厂的生产状况又如何呢?在该厂工会李主席的带领下,大家来到了织物车间,这个车间主要生产提花床单、彩色床单及毛巾被。偌大的提花床单生产车间只有1名女工在干活,其余的织机都已落上了厚厚的灰尘,显然已很久没有开动了。彩色床单生产车间的情况要相对好一些,许多机器轰响转动着,女工们忙着干活,保全工也在忙着保修机器。主席们向碰巧走过来的车间调度了解生产和职工生活情况,据调度介绍,现在市场上产品销路不好,厂里资金缺乏,生产床单用的棉纱属低档纱,许多大纺织厂不愿生产,故而原料短缺,价格由原来每吨1万元涨到1.5万元,原料和销路问题,都直接影响车间的生产。这个车间共有280台机器,现在只开了104台,人员由过去每班170多人三班倒,减为每班不足100人两班倒,放假回家的工人只有60%的工资做生活费。

一行人又先后来到漂染车间、加工车间及印花车间,了解新工人及老职工的生活情况。一位老工人告诉我们,至今他已在这个厂工作了35年,由于爱人和孩子在蓝田农村,多年来他一直住在3人一间的职工集体宿舍,每月收入190元,在集体食堂就餐每月需90元。主席们关心地询问他抽烟吗?每月回几趟家,花费多少钱等。马主席对厂工会李主席说:我们工会应该多关心这些单身职工,特别是“一头沉”职工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接着又询问老师傅在蓝田农村的家庭生活情况,老师傅说:这两年情况大有好转,比过去强多了。马主席说:过去厂里情况好,是你带她,现在厂里情况差一点是她带你,这样渡过难关,将来一定会更好的。

最后,一行人来到了工厂福利区,在厂退休女工高玉香家,两位主席与这名普通女工亲切地交谈起来,高玉香说:“我真没想到,市工会的主席今天来看我,我太高兴了,真的很高兴。我现在有一儿一女,都有工作,并且都自学有了文凭,住得虽然挤点,我也知足了。谢谢各位领导来看望我。”一听说是工会主席来看望大家,许多退休职工都围了过来,马主席握着一位退休女工的手说:“老大姐,五十年代为支援大西北,你们离开家来到这里,默默工作了这么多年,你们是工厂的功臣,我们应当谢谢你们。”

二位主席与厂长匆忙告别后,又带领人家出发了…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