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4年01月20日
第4版
04

精卫之歌

沈小海

有人说,建筑工是艺术家,因为在外文中,建筑(Archilcture)的本义是“巨大的工艺”。历来的美学家,都把建筑和雕刻、绘画合称为三大造型艺术。自然而然,那些建造建筑物的建筑工,便是天经地义的造型艺术家了。

还有人说,建筑工是音乐家,因为建筑又被称之为“凝固的音乐”。那魏峨起伏的万里长城,那金璧辉煌的故宫建筑群,那耸人云天的大雁塔,那坚固美妙的赵州桥,都是中华建筑交响乐中永恒的华彩乐章。

历史发展到今天,五千年的中华建筑交响诗正被新一代的建筑工谱写着崭新的旋律。工地上那隆隆的机声,便是他们嘹亮的歌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铿锵有力地发出内心的呐喊。声声呐喊中,祖国大地被一簇簇新建筑装点得五彩斑斓。

建筑工们都是多情种,你信么?他们面硬心软。他们粗犷的胸腔里,深藏着对祖国母亲的爱,那爱柔情似水,正如一首诗中所说,“我们把搅拌机中吐出的柔情,垒成方方正正坚硬的山……”

然而,当你亲自投入建筑工的生活,严酷的事实便会告诉你,前面所讲的,有点儿太诗情画意,简直象布尔乔亚的罗曼蒂克。亲身体验会使你由衷地感叹道,“建筑工,实实是当代的苦行僧。”

做为一名建筑工,就意味着比别人要多吃苦。首先要吃得流动生活之苦,别的行业,工作地点是死的,产品是流动的;而建筑业的产品是死的,工作地点是流动的。职业决定了,你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将住在工棚里。你建起的一座座大厅里,影视歌舞正迎来送往着熙熙攘攘的人群。你修好的幢幢楼房里,无数个家庭在尽享天伦之乐。而你却和你的集体,默默无闻地又去迎接那新的“游牧生活”。

做一名建筑工,你还要经受思念之苦。也许,当你还是单身一个时,一年一度的探亲假,你会感到相当满足。可是,你的父母会满足吗?特别是你有了小家庭,有了爱人、孩子,而又常常分离时,你就有了强烈的思念之苦。工余饭后,建筑工最常见的娱乐方式是喝酒、打牌、谝家人……他们把这叫做黄连树下弹琴——苦中作乐。人们常说建筑工是不穿军装的军人,对于无私奉献出自己宝贵人生的一代又一代建筑工来说,这比喻是十分恰当的。因为他们和军人一样,与家人常隔着千山万水,就象传说中的牛郎和织女。

做一名建筑工,你还要受得住皮肉之苦。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建筑业至今还大量是手工操作。人们仅仅凭着简陋的装备,在创造空前绝后的伟业。你的左手八小时玩不转两吨半(一千块砖的总重),你就当不了瓦工;你的斧头、钉锤一天之内抡不下几千遍,你就当不了木工;当钢筋工,你得抬起绑扎好的“龙骨”疾走如飞;当混凝土工,你需搬得起那百斤一袋的水泥……于是,建筑工的绰号,便是“穿工作服的农人”。

简陋的装备,原始的操作,艰苦的生活,决定了建筑业在现代诸行业中的“名声档次”居后。如果把这叫做社会地位的话,时有建筑工自认为低人一等。可是,工业建设的发展顺序,又决定了建筑业是排头兵,与能源、交通等并驾齐驱。祖国的现代化建设,须臾也离不开他们。于是,建筑工便象神话中那填海的精卫鸟一样,将名誉地位抛在脑后,将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将儿女的私情扔在一边,在人生的舞台上演出一幕幕悲壮的话剧,在各色土地上留下他们的足迹,并建构起一座又一座巍峨的建筑物——这建筑工们历史的丰碑。

放大 缩小 默认